暴风来临
车子尾灯的光晕彻底消失在街角,我独自站在初冬的夜风里,但似乎并不觉得寒冷。
“等我回来。”
这四个字在接下来几天支撑着我,也让等待变得格外清晰。
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上班,下班,我更努力地投入工作
我和张子枫的微信对话框,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寂。我知道她进了山,信号不好,这是提前被告知的情况。
但理智上的理解,并不能完全抵消情感上的失落。偶尔在深夜,我会点开那个头像,看着空白的对话框,想象着她在山区片场的样子。
一个星期过去了,音讯全无。
第二个星期,我开始有些焦躁。明明告诉自己要习惯这种“不确定”,但心里那点不安还是像野草一样悄悄滋生。
会不会……遇到什麽意外?这种念头时不时冒出来,又被我强行压下去。
就在这种忐忑的等待中,一天下午,我正和合作方开视频会议讨论宣传方案时,我的私人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是微信消息提示。
我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合作方还在屏幕那头说着什麽,我完全没听进去,所有注意力都被那个亮起的屏幕吸走了。
是她
我强作镇定,对视频会议里的人说了声“不好意思,有点急事,马上回来”,然後快速按了静音,拿着手机几乎是冲出了会议室。
躲在安静的楼梯间,我颤抖着手点开微信。
张子枫发来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张照片。
照片里,一张破旧的小木桌,桌上摊着剧本,旁边放着一个搪瓷缸,剧本页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又是没有配文。
我看着这张照片,鼻子突然就酸了。她能发消息了,是不是说明工作没那麽忙了。
这麽艰苦的环境,深夜还在工作。
我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放大,缩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仿佛能透过这张模糊的照片,感受到她那里的寒冷。
心疼和思念,排山倒海般涌来。
我深吸一口气,也举起手机,也拍了一张发过去,拍的是窗外的景象。
发送成功後,我紧紧握着手机,等待着。几分钟後,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她回复了。
“注意休息。”
还关心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累,我吸吸鼻子,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
我没有再回复,怕打扰她工作,也怕这来之不易的信号突然中断。
知道她安好,就够了。
然而,这种脆弱的联系并没能持续。之後几天,对话框再次归于沉寂。山区信号果然如同她所说,极不稳定。
但有了那次短暂的交流,等待似乎不再那麽难熬。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系列即将正式上市,宣传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我也越来越忙。
就在张子枫进组大概三周後,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加班到很晚,终于搞定了一组重要的宣传稿。疲惫地关上电脑,准备回家。
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是连续的电话铃声。
我拿起手机,看到屏幕上闪烁的名字,是项暖。这麽晚,她怎麽会打电话来?
我接通电话,还没开口,项暖焦急的声音就炸响了:“小秋!你看微博热搜了没有?!”
“热搜?没有啊,我刚加班完。怎麽了?”我心里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