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阡陌之环[刑侦 > 第64章 缄默者29(第2页)

第64章 缄默者29(第2页)

成喜也很快反应过来,“关勇夫死了之後,至少在湘永镇获益最多的是美朱集团!”

“我本来以为主导报道的是魏晋,但现在看来不是。”岳迁说:“成队,我明天去一趟板龙市,你那边协助查一下苍珑市媒体有没有参与,参与的都是哪些。”

“交给我。”

岳迁和同事住在招待所,夜里蚊虫多,叮得人睡不着。岳迁忍无可忍,下楼找前台要花露水和蚊香。结果前台也没有,让岳迁等一下,她去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买。

岳迁白天在镇里转过,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好像只有一家,得走一公里,这大半夜的,让一个女人走去买,他心里过不去,“我自己去吧。”

前台却打着哈欠道:“我也走走,你找不到路,丢了我还懒得找。”

前台叫灵姐,三十来岁,本地人,满脸困倦,抱怨父母不肯请人,老是她守夜,年轻时能熬,现在熬不动了。

夜路漫长安静,岳迁与她搭话,“你的兄弟姐妹呢?不轮换轮换?”

灵姐冷漠地哼了声,“出去了就不回来了呗,我也该走。”

岳迁的睡意一下就没了,“失联了吗?什麽时候的事?”

灵姐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姐弟三人当年都想进关勇夫的厂工作,但姐姐刚培训完,厂子就出事,全家都庆幸,至少没把命搭进去。後来姐姐和两个同乡一起,经过美朱集团的帮扶项目去城里打工,寄回不少钱。

灵姐和弟弟也跃跃欲试,但父母坚决不允许他们都走,协商下来,先让弟弟出去闯,毕竟是男生,灵姐留下来,过段时间再和弟弟轮换。哪想弟弟一出去,就不肯回来了,而姐姐也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洗了脑,联系越来越少,也不肯寄钱了,最近几年直接没了音讯。

岳迁问能不能马上联系他们,灵姐讥笑一声,当着岳迁的面打给姐姐,空号,打给弟弟,关机。

“看吧,两个白眼狼。”

岳迁问:“你有没想过,他们出事了?”

灵姐愣了下,哈哈大笑起来,“能出什麽事?他们早就不耐烦了,也对,谁赚的不是辛苦钱,凭什麽养穷亲戚?不联系算了,以後家里的都是我的,他们也别想回来抢。”

便利店到了,岳迁买好需要的东西,灵姐盯着他,突然说:“去年也有人住我家,问和你差不多的问题。”

“谁?”

“女的,学校的老师。”

“魏雅画?”

灵姐抓抓头发,“嗯,魏老师,小孩儿们都这麽叫她。她也挺奇怪的,那麽有钱,好像後来还资助了些孩子去城里玩。不知道她到底想干什麽。”

魏雅画在查湘永镇出去打工的人?这条思路和警方重合了!她来到湘永镇的真正目的,其实不是寻找有绘画天赋的苗子,而是查哪些人行踪不明?她到底知道什麽?知道多少?这是不是她失踪的导火索?

岳迁的心脏跳得越来越快,黑夜里,仿佛有什麽裂开了一道缝,浓雾和微光彼此博弈,都想从那道缝里挤出来。

而在这个岳迁辗转难眠的夜晚,尹莫也没有睡意。林腾辛的别墅很大,在北宁市靠近郊外的地方。小时候刚来,他觉得这里比整个嘉枝村都大,他在林腾辛的盆景中穿梭,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可现在,当他再次站在这里,却发现它们不过是一个个呆板又渺小的人造景观。

他推开一间工作室的门,里面摆放着半成品纸扎,他点了一盘香,安静地摆弄着纸和别的工具,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渐渐在他的指间变成生动的花。

许久,他闭上眼睛,尝试在这方天地中感知某些东西的存在,他眉心皱得很深,额头上丶後背浸出大片冷汗。

凌晨4点,最黑暗阴森的时刻,他喘着气,倒在一地纸花中。

清晨,岳迁驱车离开湘永镇,两个小时车程後,来到板龙市。比起苍珑市,板龙市小得像个县城,电视台看上去也很破旧。岳迁事先联系了市局,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顺利进入电视台,见到值班的副台长,他姓刘。

岳迁说明来意,刘台长一听警察是来查关勇夫,表情都亮了起来,“不是我自夸,关勇夫那个新闻,是我们为老百姓做的一件大实事啊!”

刘台长说,他们板龙市这种小地方,一年到头没啥新闻,电视台能报道的要麽是鸡毛蒜皮的本地新闻,要麽是转载其他地方的大事,他们真心想做点什麽,但经费丶人力都有限。湘永镇的事,他们起初都不知道,只是听说有个橡胶厂的工人得病。

後来接连有观衆联系电视台,说得病的工人要死了,明明是在橡胶厂工作时中毒,橡胶厂却不管,除了这个工人,还有很多工人生病,橡胶厂排污违规,祸害老百姓。电视台高层这才重视起来,组织开会,派记者去暗访。这期间,其他工厂也陆续有工人生病,而高层们借鉴了省内几个大城市对类似新闻的报道,决定主动出击。

岳迁打断,问主要借鉴的是哪个城市,哪个节目。刘台长是报道的负责人之一,提到两个节目,其中一个,正是魏晋的“民之眼”。

“魏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啊,媒体人就该像他那样,敢于发声,不惧怕资本,不惧怕黑幕。我们还组织青年骨干去苍珑市学习过,可算是派上用场了!”刘台长满面红光地说。

岳迁问:“学习?什麽时候?”

刘台长想了想,说就是在报道橡胶厂之前大概三个月的样子,要不是亲自感受了“民之眼”的工作氛围,他们可能无法做好湘永镇的新闻。

其实在报道的初期,大家心里都没有底,那些企业打着为湘永镇好的旗号,也确实提高了镇民的收入,他们这是断了企业和镇民双方的饭碗,记者们还被橡胶厂威胁过,好在没有放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