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赠礼
常安城,古柳街,一青砖宅院内,穿着粉衣的少女百无聊赖地坐在院中,在她身旁是年轻的妇人,妇人手里拿着块白色的绢布,另一只手拿着针,低头安静地缝着。
少女看着看着,叹了口气,妇人头也不擡,柔声说:“娴儿,怎麽还不开始?”
徐娴又叹了口气,说:“阿娘,我不想学针线,我想去医馆。”
妇人一边缝着布,一边道:“可你阿爹说了,罚你禁足三个月,不让你出门的。”
“三个月!”徐娴站了起来,很暴躁地走来走去,对自己阿娘大声说:“三个月後,年都过了!”
“在清水观住了几日,这事是我不对,可为什麽要罚得这麽重?再说了,一开始我也不乐意去的,是爷爷一定要让我去,为什麽只罚我,不罚爷爷?!”
林慧娘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嗔怪地看向徐娴:“娴儿,浑说些什麽?那是你爷爷,是你阿爹的父亲,怎可不敬?”
徐娴气呼呼地哼了一声,说:“反正爹就是欺软怕硬!”
林慧娘语气加重:“娴儿!”
徐娴闭上了嘴,看到地上砖缝里生出来的野草,用鞋子踩上去,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见她气呼呼的样子,林慧娘又放柔了语气,说:“娴儿,娘知道三个月是有些长了,辛苦我的娴儿了。”
“你若真想早些出门,娘有个法子。”
徐娴立刻转头看向自己阿娘,林慧娘微笑着说:“你爹最是疼你了,这几日你为他缝个荷包出来,送给他,到时候再央求几句,你爹肯定就松口了。”
徐娴想了想,哼了一声,说:“凭什麽是我先低头?明明是他罚得不对,就该他向我道歉!”
林慧娘无奈道:“你听听自己说的,像话吗,这世上哪里有当爹的给孩子道歉的道理?”
“这几日,你不跟你爹说话,见到你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你爹心里也不好受,我看他心里也有些後悔了,你先去服个软,这事自然就解决了。”
徐娴皱着眉头,“可是阿娘,书上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件大好事。既然阿爹心中後悔了,自然是知道他做错了,那他为何不主动改正呢?”
林慧娘更无奈了:“这些大道理哪里能用在家里?再说了,你知道自己不该在清水观住着,你爷爷哥哥不也几次都未能将你带回来,还是你爹上门你才乖乖归家的吗?”
徐娴语塞,随即道:“可我已经决定改了!”
林慧娘:“那你为何不同你爹说呢?”
徐娴理直气壮:“我本来是要说的,可他什麽都不问,一回家就把我训斥了一顿,还说要禁我的足,根本不听我说话,我就不想同他说了!”
林慧娘无奈叹道:“你啊,一个女儿家,脾气也忒大了。”
徐娴擡擡下巴:“爷爷说我的脾气像我爹!”
林慧娘摇摇头,叹道:“娴儿过来。”
徐娴心里的气没那麽多了,走到了林慧娘身边,林慧娘伸手摸摸她的脸颊,说:“这小脸蛋倒是软软的,怎地脾气就这般硬?”
拉着女儿在自己身边坐下,她柔声说:“娴儿,你是女子,须知女子要像水一样才行,男子刚强,女子就要软和些,如此,才能把日子过得和和满满的。”
“你日後若是成亲了,还是这样的倔脾气,你不低头,他不低头,日子要怎麽过?”
徐娴皱眉,说:“那我找个脾气软丶会给我低头的相公不就行了?”
林慧娘忍不住笑了,把针线篓子放在徐娴手里:“好,现在先给你爹缝荷包吧。”
徐娴低头看着针线,不太想动,针线活这事在她看来并没有太大意义,除非衣裳破了,需要补一补,否则要什麽去成衣铺买就好了,家中又不缺这几个钱,何必要亲手缝制?完全就是在浪费她的时间。
但阿娘都这麽说了,她还是慢吞吞地伸手去拿,这时候,有人走到了院门外,是家中的仆妇,徐娴立刻擡头看去,便听到仆妇说:“夫人,门外有个道长求见,说是清水观的道长。”
徐娴把针线篓子一丢,立刻站起来,看向自己母亲:“阿娘,是周道长,一定是周道长来了!”
林慧娘也跟着起身,自女儿从清水观回来,她都听女儿提过好几次这个周道长了,说是个生得很高的女子,也很有本事。
既是女子,即便公爹丶相公都不在家,她也能去见见的。
于是便带上女儿和仆妇往前院走去,刚走到约莫能看到大门的地方,身旁的女儿就高兴地喊了起来:“周道长,元旦!”
她在心里叹气,自己的女儿年岁果真还小,还是个小孩子的模样,同时看向大门的方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站在大门外的挺拔身影。
林慧娘眼里露出震惊,真的好高!
她总觉得自己相公已经算是常安县里生得高的人了,可大门口的那个女道长看着似乎还要更高一些。
女儿跑了过去,跟一个小童抱在了一起,林慧娘这才注意到那个小童,头发不长,扎不起来,就自然地披散着,倒是梳得顺顺溜溜的,小脸肉嘟嘟白生生,跟自己的女儿抱在一起,笑成一团。
虽从未见过,但略微一猜就知道小童应该就是元旦了,是公爹曾想带回家来养着的小女童。
公爹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林慧娘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这个世道,小小孤女独自在外,只有被生吞活剥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