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四合院穿越太早的 > 第4章 野菜与算计(第1页)

第4章 野菜与算计(第1页)

鬼子投降后,老百姓出城方便了很多,钢蛋决定以后不乞讨了,准备换种活法。

但考虑到身体还没有成年,虽然高瘦高瘦的像是个半大小子,实际上还不到o周岁,具体几岁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比傻柱小、岁。

钢蛋在南锣鼓巷附近转了一圈,现多数有野菜的地方都有主了,听说连景山那边也有人圈地挖野菜,外人要是想挖得给钱!

天安门那边那一块可以挖,就是垃圾多,现在是个巨大的垃圾场,更南面的天坛倒是好挖些,但是距离又太远了。

钢蛋只好去到城北的地坛北面附近的地方找寻,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吃的野菜之类的。

到了之后才现因为时间上不对,四九城地处北方,一般月到o月能挖到一些野菜,现在都是比较老的野草,只能摘取了不少的老苋菜叶子,准备晒干了做冬天维生素的补充。

看到路边的草丛里有不少的蚂蚱,就赶紧去抓了不少的蚂蚱蟋蟀青蛙等虫子,准备晒干了磨碎做虫粉,以补充蛋白质。

连着这样四五天,钢蛋感觉这样收集还是慢了,如果这样下去,肯定会饿死在这个冬天里,思来想去后钢蛋决定花点盐找人帮忙去做。

进入月后,南面来的政府在进行交接,北平城里的物价也在迅变化着。

食盐的价格在月初的时候就是o法币斤了。

联银券现在相当的混乱,还的比例五花八门,而到了月日食盐的价格飙升到了oo法币斤了,不过钢蛋可没打算把盐卖喽,法币未来会怎么样钢蛋一清二楚。

天气也开始变得冷起来,钢蛋于是拿出了o斤盐,尝试着以一两盐o斤蚂蚱蟋蟀的价格在地坛外北面那边的郊区农村里换,到了o月份还真换了o多斤的虫子。

把虫子全部晒干,幸亏北京地处北方,多是晴天,而且每天换个几斤的,也是有地方晒,有部分是做饭的时候靠着另一个瓦罐里的烤干,然后晚上用药碾子碾碎成粉末,o多斤虫子磨成了斤虫粉,放在石槽里。

石槽里的粮食也明显的减少了,两人吃,就是再怎么节省再怎么控制,钢蛋都尽量控制在一天一斤半左右,偶尔加一小把米补充下,即使是这样,消耗也不小,等到后来干虫子碎加入食物里后,粮食的消耗才减少了一些。

到了o月底,虫子逐渐少了,钢蛋和地坛附近湖边的几个村子也算是混了个脸熟。

村子里的食盐的价格比北京城里还是贵一些,有村民提出想用钱买点食盐,不过钢蛋知道等到了、月份的时候食盐的价格更贵,就和村民商量了,等到月份的时候再弄点食盐来卖或者换粮食也可以的。

家里的大米虽然很舍不得吃,但钢蛋为了身体能够强壮点,咬牙每天加二两左右补充营养,到还有o来斤。

钢蛋也知道日子艰难,也试着和易中海套个近乎,但是易中海只是不冷不热的,可能现在易中海还年轻,想自己生一个吧。

其他四合院的邻居,钢蛋也算是混个脸熟,但是也没有谁真来帮助一把,四合院,暂时和钢蛋还联系不上,毕竟,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嘛。

倒是王保长越来越风光了,听说汽车都有了,自从有了汽车以后,王保长慢慢的又对钢蛋的小院子有了想法,但当前是政权移交的时期,作为一个“反正”的接收小院,忙的脚不着地,暂时也还顾不上处理钢蛋。

月份食盐价格到了oo法币斤,大米涨价到了oo元法币斤,等到月日颁布《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钞票收换办法》,规定伪币联银券元兑换法币元,并规定限期、限量兑换,市面上的法币增多,各类价格继续猛增,到了月,食盐价格到了ooo多法币斤。

钢蛋和铁蛋从月份开始每天粮食就只吃一斤了,即使是这样,储存的的粮食开始慢慢见底了。

迫不得已,钢蛋只能背着斤多的食盐去到了北湖村,准备换点粮食或者大洋。

“钢蛋,盐多少钱一斤?”

“大牛叔,城里一天一个价,黑市上现在差不多一毛多一斤,咱算毛一斤。”

“这么贵?不是说才分一斤吗?”

“赵大娘,没法啊,外面的盐运不进来,价格涨的太快了,外面说说有分的,买不到,我也是在黑市里淘换,要不是家里没粮食了,存的这点盐都不想拿出来换啊。”

盐不吃又不行,没办法,而且钢蛋的盐干净,没有土,换起来也划算。

有钱的拿钱换没钱的拿粮食换,城里面一斤盐差不多换斤大米或者斤玉米面,钢蛋这斤盐换了斤多玉米,o来斤红薯干,还换了毛铜子。

这是钢蛋第一次接触到了现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