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家新房正式破土动工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泥土清香与期盼的独特气息。
作为李家如今实质上的顶梁柱,这具有象征意义的第一铲土,自然由李宴清来动。
他身穿一身便于活动的旧短褂,露出结实的手臂肌肉,手握一把崭新的铁锹,站在划好的地基线前,神色沉静,目光坚毅。
他没有多言,只是深吸一口气,随即双臂力,铁锹干脆利落地插入脚下的土地,随即用力一撬,一大块带着草根的、湿润的泥土便被翻掘出来,稳稳地堆放在一旁。
“好!”
“开工大吉!”
围观的云大山、陈工头以及早早赶来帮忙的云峰、云岳等人,都不约而同地叫好鼓掌,脸上洋溢着祝福的笑容。
这一铲,仿佛敲响了开工的锣鼓,正式拉开了建造新家的序幕。
与此同时,李家现有的小院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厨房里烟雾缭绕,香气四溢。
钱桂花、柳林,还有被特意请来帮忙的、云雨那位手艺也不错的小阿爹——王阿叔,四人正忙得脚不沾地。
洗菜、切菜、烧火、和面,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而今天厨房里真正的主角,却是系着围裙、手持锅铲的云旌。
他今日也换上了一身利落的旧衣,长用一根普通的布带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专注的侧脸。
虽然成亲后李宴清和柳林都宠着他,很少让他沾手重活,但此刻他站在灶台前,那架势却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位经验丰富的掌勺人。
今天是开工第一天,讲究个“开门红”,饭菜自然要准备得格外丰盛体面些。
幸好李宴清前几日打回的猎物充足,食材管够,肉管够。
只见云旌动作娴熟地将一只肥嫩的野鸡处理干净,斩成大小均匀的块状。
热锅下油,放入姜片爆香,随即倒入鸡块快翻炒,直到鸡肉表面微微焦黄,锁住汁水。
然后加入足量的清水,放入几颗提鲜的干香菇,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而用小火慢慢熬煮。
待到汤色渐渐转白,香气四溢时,才加入切好的白菜和嫩滑的豆腐,继续炖煮片刻。
最后只需撒上适量的盐和一点点胡椒粉调味,一锅汤色奶白、鲜香扑鼻的野鸡白菜豆腐汤便完成了。
(没做过,没吃过,就当做走地鸡来想像。
不行了,饿了。)
那浓郁的香气,顺着风飘出老远,勾得在工地干活的人都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除了这锅硬核的肉汤,他还用另一只兔子做了个红烧兔肉,酱汁浓郁,肉质紧实。
又清炒了两大盆时令青菜,碧绿油亮,看着就清爽解腻。
主食则是柳林和王阿叔联手蒸的一大锅杂粮馒头,个个暄软饱满。
这便是今天晌午的饭菜标准:一荤两素一肉汤,外加管够的馒头。
这在农家帮工饭里,已是极体面的规格了。
新房工地那边,云峰和云岳跟着李宴清、陈工头带来的匠人们一起,按照划好的线开挖地基、搬运清理出来的土石。
云峰力气大,专挑重活干。
云岳心细,帮着测量、拉线,确保地基方正。
李宴清则话不多,始终埋头苦干,动作迅捷而有效率,那结实的臂膀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滑落,滴入新翻的泥土中。
而在李家院子另一侧临时搭起的工棚下,又是另一番景象。
李财正对着几张图纸琢磨,旁边堆放着不少处理好的木料。
那图纸是云旌之前画的家具样式,结合了实用性与一些新颖巧思,比如带有多宝格的柜子、可拆卸的榻、以及符合人体工学的靠背椅等等,既美观又别致。
李财这个老木匠一看就激动不已,如同得了宝贝,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这些图纸变成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