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破帷毛亮 > 第17章 灯下争一席(第2页)

第17章 灯下争一席(第2页)

陈砚秋看得心头一紧,不知她要做什么。

只见她将雪白的长宣铺在石阶上,以膝为案,研墨,提笔,笔走龙蛇。

毛笔尖在纸上划出细微的嘶鸣,墨迹迅晕开,字字风骨峭峻,力透纸背。

围观的人群好奇地聚拢过来,脚步声、低语声、衣料摩擦声交织成网。

片刻之后,一篇《请讲书》一挥而就。

“今有士子林昭,愿以三问试天下——凡能答者,得讲席一日。”

没有署她自己的名字,落款处,只有三个字——“无名子启”。

陈砚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而几乎同时,他收到了林昭然递来的眼色,悄然将数份抄录好的《请讲书》散入人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一边,柳明漪也在国子监的女婢之间低声传递着消息:“东家那位账房先生,要在槐市上台了。”

《请讲书》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三问换一日讲席?这人是谁?好大的口气!”

“区区三道题,也配与崔氏子弟争锋?”

“怕不是想哗众取宠,自取其辱吧!”

在一片哄笑与质疑声中,林昭然立于风中,衣袂飘飘,丝被风吹得贴在颊边,凉意渗入耳根。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朗声道:“第一问:何为仁?”

声音不大,却让场间的喧嚣为之一静,连茶寮的铜壶都仿佛停止了鸣响。

这是《论语》的根本,是读书人张口即来的东西,太过寻常。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第二问:仁,可教否?”

人群开始骚动,这个问题,便不再是简单的背诵章句了,已然涉及教化之功,义理之辨。

不等众人深思,她的第三问已如惊雷般落下:“第三问:谁,可受教?”

三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第一问平实如基石,唤醒的是每个人脑中最熟悉的记忆;第二问如阶梯,引导众人从记忆走向思辨;而第三问,则如一柄重锤,旨在敲碎那道无形的壁垒。

林昭然的脑中清晰地浮现出“动机激链”五个字。

她不是在考校经义,她是在点燃众人思考的火种,是引人入自己设下的思辨之门。

人群中,一身常服的赵元度原本只是路过,听完这三问,却停下了脚步,对身边的随从低声叹道:“此非问经,乃问心。”

第一日,应答者络绎不绝,多为自视甚高的世家子弟。

他们引经据典,从孔孟讲到董子,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却始终在章句之间打转。

林昭然听罢,只是静静地摇头:“记诵非解。”

暗处,裴仲禹的门生周砚修见状,悄悄授意几名相熟的士子故意曲解经义,胡乱作答,随即在人群中散布“林昭设陷阱愚弄众人”的流言,企图搅浑这池水。

然而,林昭然的局,阳谋大于阴谋。

她要的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颗被触动的心。

直到第三日午后,一个身影从人群的角落里缓缓走出。

他衣衫褴褛,面带菜色,正是常在槐市角落里蹭听的乞儿郑十七。

他走到台前,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用一种与他身份毫不相符的清亮声音开口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