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破帷和巾帼混音 > 第212章 话还没说出口全天下都听见了(第1页)

第212章 话还没说出口全天下都听见了(第1页)

纸未干时,溪滩上忽起一阵风。

林昭然的袖角被掀起,沾着水痕的桑皮纸在掌心轻颤。

她正欲拢住,几个小影子已从竹林里窜出来——是白日里围在陶瓮前的村童,阿牛哥的小褂子还沾着泥点,扎双髻的小姑娘攥着半截炭条,指尖被染得乌黑。

阿昭姐!小姑娘踮脚往纸上瞧,炭条尖在月光下闪了闪,字没写完呢!她蹲下身,膝盖压得青石板咯咯响,炭条在纸角歪歪扭扭补上字最后一捺。

阿牛哥跟着挤过来,鼻尖几乎贴到纸面,开始说话了始字被他描粗了半笔,炭粉簌簌落在水痕里,像星星掉进溪湾。

林昭然垂眸,见那行字已从水影里浮出来:我们,开始说话了。墨迹与炭痕交叠,有的地方洇成模糊的团,倒像许多只手共同托着这行字。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字的竖钩,炭灰沾在指腹,带着孩童掌心的温度——原来不是水影显字,是孩子们把憋了太久的热望,直接刻进了纸里。

昨夜风穿窗。

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昭然转头,见溪边老槐树下立着个佝偻的身影,银白的髻用草绳胡乱扎着,衣襟前还沾着灶灰。

是村东头的陈阿婆,她的小女儿三年前被牙婆骗去织坊,至今没个信儿。

陈阿婆一步步挪过来,布鞋碾过湿润的草叶,我梦见囡囡了。她的手指抠着围裙角,指节肿得像老树根,她坐在织机前,织的不是锦缎,是一行字——她突然伸手,枯瘦的食指轻轻点在开始说话了了字上,就是这句。

林昭然的呼吸顿住。

陈阿婆的指甲裂着缝,沾着灶膛里的黑灰,点在纸面上时,那字的最后一钩竟微微亮,像被月光重新洗过一遍。

她想起柳明漪信里说的心若会问,布自会答,此刻才真正懂了——不是布答,不是纸答,是人心与人心相撞,迸出的火星子,自己会在天地间找路。

阿昭姐你看!小哑巴突然拽她的衣袖,举着炭条往天上指。

林昭然抬头,见竹梢在夜风中摇晃,每片叶子的影子都像在纸上写字。

风掠过陶瓮时,瓮口飘出白气,竟真有细碎的童声混在里面:学童为何不能上公学病户免税要找谁,像有人把白日里存的问题,重新念了一遍。

她忽然明白程知微说的是什么。

不是她教百姓说话,是百姓心里本来就有话,她不过是搬开了压在上面的石头。

现在石头碎了,话自己长了腿,顺着风,爬过墙,钻进梦里,比任何快马都跑得快。

第二日晌午,小桃捧着个青竹筒来寻她。

竹筒上沾着西北的沙粒,程知微的字迹被风沙磨得毛糙:屯田老兵刻字事,已查。

林昭然拆开信笺,里面还夹着片碎陶,是戍楼墙根的土。

程知微写得极细:那老兵没见过《求问诏》,也没听过,前夜独自在墙根刻粮未至,人在等,次日邻屯就有人挑着粮担来。

领头的汉子说,昨夜打盹时听见风声里有人念叨,醒了就觉得该送粮。

更奇的是,昨夜有商队在屯里歇脚,只喝了碗茶,没留片纸——可商队里的马夫、货郎,哪个不是会走路的嘴?

她捏着陶片,指腹蹭过上面的刻痕。

那痕迹深浅不一,像老兵的指甲盖儿抠出来的,带着血锈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