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献策
御案上的玉佩残片,仿佛在无声地嘲笑他的无措。
是选择背负杀侄自毁的骂名与风险?
还是选择迎接一个可能颠覆自己帝位的“皇太孙”回归?
无论哪个选择,都通向深渊。
“陛下。”
一个温和却不失威仪的女声,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打破了殿内令人窒息的死寂。
却也是没有通报就擅自进来。
霍太妃乃霍英之妹,卫宸极养母之一,也是现任皇後的祖母。
她悄然步入偏殿,屏退了左右。
她身着素雅宫装,气质雍容。
目光沉静地扫过御案上的证物。
最终落在年轻皇帝那写满挣扎丶焦虑甚至一丝恐惧的脸上。
“太妃……”
卫宸极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不易察觉的脆弱。
这一刻,他更像一个迷茫的少年,而非九五之尊。
霍太妃缓步上前。
手指轻轻拿起那份老太监的临终血供拓本。
目光扫过那刺目的字迹,叹息一声,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如同重锤敲在卫宸极心上。
“戾太子一案,确是先帝晚年锥心之痛,亦是皇家隐秘疮疤。然,血脉相连,终究是卫氏皇族的骨血。此子卫烬,流落民间数十载,非但未长于怨怼,反成北疆砥柱,献良策,育嘉禾,解边军冻馁之苦,功在社稷,此乃天佑大胤,亦是先帝在天之灵不忍见血脉彻底湮没之兆。”
她放下拓本,目光深邃地看向卫宸极。
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陛下乃先帝钦定承继大统之人,名分早定,四海咸服。此子既已为北疆栋梁,陛下何不效仿‘昭明中兴’之旧事?”
卫宸极瞳孔骤然收缩!
‘昭明帝’!
据传亦是前朝蒙冤宗室流落民间,饱尝艰辛,後被重臣寻回拥立。
终成一代中兴之主!
霍太妃此喻,精妙至极!却也……暗藏机锋!
那位寻回‘昭明帝’的重臣……
霍英……
这暗示让他心头警铃大作。
“昭明帝流落民间,深知民间疾苦,登基後方能励精图治,成就伟业。”
霍太妃声音温润依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陛下若此时迎卫烬归宗室,恢复其名分,非皇储,而是宗室亲王或郡王,其一,可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弥补当年憾事,彰显陛下仁孝宽厚;其二,可昭示陛下胸襟如海,仁德泽被天下,连‘先皇馀孽’。”
此词她刻意轻描淡写。
“亦能因其功勋而宽宥并重用,如此,天下归心,人心凝聚;其三。”
她微微停顿,目光变得锐利。
“其才可继续为陛下丶为大胤所用,稳固北疆,甚至……成为陛下手中一柄利剑,制衡某些……过于盘根错节丶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的势力。”
最後一句,如同拨云见日!
卫宸极瞬间领悟其中深意。
霍英!姜文焕!
这些老臣,在北疆,在朝堂,势力根深蒂固,隐隐已成掣肘。
若卫烬以宗室身份回归。
其与霍英表面上的“亲密”关系将瞬间成为悬在霍英头顶的利剑!
皇帝手中,将多出一个分量极重丶背景特殊丶且天然与部分老臣有微妙联系的棋子!
这比直接杀了卫烬,或放任他在北疆继续坐大,都要高明得多!
既能收其才,又能以其为质,更能借其力搅动朝局,制衡权臣!
卫宸极眼中剧烈的挣扎丶恐惧和迷茫,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抹去,渐渐平息。
沉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