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半边脸感觉麻麻的怎么回事 > 第15章 杨一宁的悲欢(第1页)

第15章 杨一宁的悲欢(第1页)

冯飙不明白,自己本来是在练功房等杨一宁杨师傅过来摔他十几二十个大背跨的,结果师傅没来,进来四个身强力壮的同事把他按在地上上铐子,然后又被师傅押到禁闭室,现在他被市局符政委和两个政治处的警员带上车,三个人都很严肃,冯飙什么都不敢问,他本以为政委是带他去市局政治处问话,没想到车子的行驶方向是海府路,这和市局的方位南辕北辙。

送走季局后马维民到o找杨一宁,此刻的他非常轻松,惦记了十天的孙农终于“无罪释放”,从心里觉得这事算对得起老朋友了。

杨一宁不在?马维民想起刚才送季局离开的时候,貌似在外面路边看到了杨一宁的身影,于是马维民回到o,没有关门,杨一宁只要回来,他就能看见。

马维民打算和杨一宁好好谈谈冯飙,他一直对当年所谓冯飙救了杨一宁的命,心存疑虑。亲眼目睹过冯飙在内蒙哈素海的胆怯行为,他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转变,简单来说,他不相信杨一宁是冯飙所救,应该是另一位成植物人的警员小那救的。

小那叫那育,满人,老家在内蒙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这个旗距离临河市五十里左右,通公车。小那说这段公路美中不足的是中间有一段o里的土路,路上积压的尘土有三十公分,每次公车路过这里,司机都会停车,叮嘱乘客们关好窗子,免得吃一嘴土。

小那比杨一宁小岁,年生人,自小在北京通州张家湾长大。

马维民到崇文分局刑侦支队任职没几天,就把杨一宁调了过来。杨一宁调到海市分局后足足闲了三个月之久,但是她到崇文分局才两天,骇人听闻的龙潭湖分尸案就生了。

龙潭湖东湖当时的水面面积比现在至少要大三分之一,谭笑七不明白为什么在北京如此珍贵的水面,会被一点点的填土侵占。那时的东湖南岸被大片的树木和灌木丛所覆盖,在南岸中段有一片空地,中间是花坛,那时谭笑七带着孙农过来玩时,在这里经常能看到耍中幡的在练功。

天桥中幡是一种非物质文化传承,一根三丈三的竹竿,悬挂标旗,一般来说练习中幡的都是身强体壮的彪形大汉,把沉重的中幡从身前甩到身后,有时用腰,肩膀等部位接住中幡,嘴里不停地“嗨”“哈”的叫着,令谭笑七十分着迷。不过孙农没兴趣,毕竟是小女孩,喜欢玩娃娃什么的。

谭笑七不知道的是,周日上午,杨一宁的父亲经常带着杨一宁来这片空场练习摔跤。没错,玩大背跨玩得得心应手的杨一宁,专业是摔跤,也是天桥的把式。

而玩中幡的在入门时,必须练习摔跤,杨爸自小在成都长大,练就了一身摔跤的好功夫,他觉得女孩子练习摔跤,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保护自己。出于私心,杨爸不许女儿和别的男人一起练习。

从这个空场再往龙潭东湖的东南方向,是一个小港汊,静谧,港汊岸边是几十棵高大的柳树。这是个钓鱼爱好者的天堂,水下水草飘飘,适合打窝。

钓鱼人老王是附近绿化队的夜班专员,就是说他只值夜班,他上班的地方在小港汊正南五十米,平时的白天老王除了睡觉,就是来小港汊钓鱼。

老王养了很多猫,他自己的卧室没有其他人愿意进去,一间平米的房间,栖息着十五只猫咪,那味道,简直了。

老王钓鱼就是喂猫,他工资有限,那个时候也不存在专业猫粮,除了去合作社买点三级以下的带鱼,老王的猫就靠他钓鱼为生了。

老王最近觉得之前打窝的地方已经没鱼了他打算开辟新战场,家里的猫最近总是饿得喵喵叫,叫的他心烦意乱。老王吃饭很简单,拿个小碗从合作社打五毛钱散装黄酱,一斤鸡蛋,一斤半切面,两根黄瓜。两个鸡蛋做炸酱,面条吃两顿。但是猫咪们不能吃鸡蛋炸酱面啊,忒奢侈了。

老王只吃过水凉面,面条煮好后捞到脸盆里,放自来水冲凉,老万直接用手抓盆里的面条来回涮。

老王打窝用的是酒米,原料是小米,老家邮寄过来的,轻微炒过后装瓶放曲酒闷上三天,打窝时抓点岸边的泥土搅拌一下,不要太多,老王用自制酒米打窝效果很好,经常一天能钓上来了七八斤鱼,基本上能满足他家猫咪的物质需求。

这个小港叉进不来大鱼,也就是鲫鱼和小鲤鱼了,在北京话里管小鲫鱼叫小鲫瓜子,老王每每抬竿,几乎都是最多重一两的小鲫瓜子。

这个港汊的岸边,被长得高高的狗尾巴草,稗草,水蓼密密遮盖着,会妨碍钓鱼爱好者的操作。老王用镰刀清理出一小片足以坐下一个人以及放置钓鱼用具的大约三平方的地方,于是,那只带着彩条的蓝色旅行包映入了老王的眼帘。

在港汊附近散步的人们,听见一个中年男人所能出的最凄惨的叫声“杀人啦,快来人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见杨一宁路过,马维民喊了一声,杨一宁停住脚步,心事重重地走进o,坐在师父面前,一言不。

马维民以前见过她这样,他知道这个时候对她说什么都是对牛弹琴,她属牛嘛,所以让她呆够了,那个小脑袋里的郁闷就会抒开来。

马维民回忆着当初分尸案案那天的情形。

刚打开旅行包的老王就被吓得屁滚尿流,只见一只很白的手弹出来,直勾勾地指着他。老王一个人值夜班多年,他觉得自己胆子贼大,什么夜里的怪声都听过,什么都不怕。而这个旅行包让他彻底吓破了胆,老王的第一反应是,再不干这倒霉差事了,这就辞工回老家!

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马维民,有效地打消了老王辞工的念头,开什么玩笑,这案子不破,你哪儿都去不了。

坚持下来的老王终于有了意外之喜,他成家了,娶了一位家在东兴隆街的寡妇,有了两个继子,孩子长大后非常孝顺老王,给他买很贵的鱼竿,他还是去龙潭湖钓鱼。

接着马队意外地现冯飙守在老王开出来的那个小港叉边三通一平过的现场。

“你怎么在这?”马维民问道,皱着眉头看着闻风而至的男女老少。

“马所,啊不对马队,我调到这边左安门派出所了!”冯飙恭敬地回答,心里嘀咕怎么没见到杨一宁来。

“嗯,把现场往外扩o米,你带警戒线了吗?把人都给我轰远一点!”马维民看到穿警服的就三个人,“你们所长呢?”

按照规矩,派出所管辖区域内如果出现凶杀案,所长必须到场配合刑警队开展侦破工作。

“他今天休息,已经派人去通知他。”冯飙小心翼翼地回答,他想起在哈素海,面前这位老警察对着凶徒开枪的样子,铁血,坚毅,冯飙不由得腿有些抖。如果马维民知道一定会问“你这个胆子做什么警察?”

杨一宁带着工具箱赶来了,跟着五六个刑警,马维民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开着警队属于队长的就赶过来,与他在崇外派出所的车一模一样,只不过刑警队的这辆开的不费。

杨一宁第一眼就看见了冯飙,她顾不上打招呼,在马维民的吩咐下拉警戒线,清除旅行包附近那些高高的杂草,以期能有其他现。

冯飙看着杨一宁看了一眼旅行包里的内容,若无其事地走开忙碌,心里惭愧,这个女孩比自己强的太多,他赶到现场时听着老王一声连着一声的“杀人啦”时就快要崩溃,根本没胆子凑近过去,只远远看见包里透出来的一点白,冯飙的胃就翻腾不已,中午吃下去的东西已经很有还给大自然的欲望。

马维民戴上白线手套,蹲在旅行包边,示意拿着海鸥相机的技术科警员拍照,然后把老王只拉开不到一半的旅行包拉锁彻底拉开,这种皮质旅行包不多见,应该是从国外带回来,贵,凶手家境应该很好。马维民现里边有两条人胳膊,一件可以直接看出来的女性上身,包的内壁没见血迹,说明先放过血。

“马队,有现!”杨一宁的叫声自十米外,带点兴奋,带点抖音。

马维民提醒拍照的警员跟自己过去,告诉冯飙看好这只旅行包,不准任何人碰触。

马维民觉得杨一宁能做一个真正的警察了,面对同款旅行包里死不瞑目的女尸头,杨一宁虽然脸色白,但没有异常。马维民清楚第一次见到这情景的不管男女警察,跑开呕吐是正常挥,马维民心里赞叹。

此时马维民清楚,恐怕这不能算碎尸案,而是分尸案了,除了脑袋,包里还有带着半条大腿的女人下身,马维民知道,另一个旅行包就在附近不远。“杨一宁,继续搜索,小心脚下!”

“是”!

马维民看着精神抖擞的女孩,苦笑地想“要是个男的就好了”!

三分钟后杨一宁有了新的现,就这样,法医还没赶到现场,一个分尸案被害者的躯体就基本拼成了。

几天后,法医表了尸检报告,女,二十一至二十二岁,体重约斤。身高米,死亡时间是现尸体的早晨时到时,皮肤细腻,指甲修剪精致,处女膜陈旧性破裂,没有生育史,身体特征是肚脐下方处和后脑脖颈处有两处黑痣,身体保养很好。结论是,应该是富裕家庭的女子,手指和脚掌没有老茧,大家知道,学生握笔的手指都会有茧子,所以倾向于这是一个没怎么写过字的女子,生活优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