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半边脸面瘫的早期症状 > 第19章 和七哥告别的孙农(第1页)

第19章 和七哥告别的孙农(第1页)

在回海市的远洋船上,赵船长那间带空调的舱室里,孙农陷入了沉思,她很少这样能对一件事情反复思考,跟烙饼似的翻过来掉过去,瞧瞧?

孙农觉得既然徐念东会被单位视为失踪,那自己就不能黑不提白不提地消失,那样会被认为是徐念东的同伙,会遭到追杀。这里边最关键的原因是,她和老师都有配枪。

不论什么年代,丢枪都是一件天大的事!不管是人在还是枪没了,还是人枪一起失踪,这里边人已经不占主要因素了。

面对桌子上的自己的五四的和徐念东的六四,孙农知道只有一个选择,虽然她看不上六四,就喜欢五四的威武,可是一般来说,被偏爱的都没什么好下场。

去单位复命显然绝不可能,但是武器也不能轻易找谁代交,想来想去,孙农还是想到了马维民。孙农琢磨一整夜,船都快到海市了,凑出一篇血泪悲泣的三百字,抬头是“尊敬的领导和同志们”,她解释了因为被徐念东迫害追杀而不得不即将亡命天涯的原因,并且告诉同志们,就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还是委托可靠的同志将她的武器和枪证上交单位,还有自己余下的一万挂零的活动经费。

孙农还揭徐老师和案件里被查公司不法分子勾结,吞掉了一千多万赃款。

孙农向领导保证,一旦徐念东伏法,她会第一时间回单位述职!

自己去见马维民,会给马叔招来祸端,让谁去呢?孙农打开舱门,贼忒兮兮的目光投向正坐在船头锚链上垂头丧气的吴二公子。就是他了,既然吴老板不在,孙农就有责任替谭笑七的拜把子兄弟吴大老板管教他那不成器的儿子。

孙农对着二公子招手,把他带到船尾,大船后边拖着一条长长的尾迹,渐渐扩大直到消失,孙农第一次乘船是从上海去东京,说起来,徐念东带她执行的都是海外任务,那次徐念东是二等舱,孙农是四等。但是孙农每顿都是抢老师的二等舱餐食,浑然不管徐念东吃什么,其实以前她跟谭笑七吃饭时也是这样,只管填饱肚子,几乎想不到去关注一下七哥吃了多少。

孙工是亲哥,从来没对她这个妹妹这样过。

这是后来孙农极力想回报七哥的原因,就像那次七哥为了她去偷鸡,他就吃着了一个鸡爪子而已。

孙农真正懂事是在国外执行任务中,亲眼看到一个做哥哥的拼命保护妹妹。孙农彷佛看到了七哥和自己,如果面对这样的情景,她肯定七哥会为自己赴死。

她这次回去再见七哥,除了巩固成果,更重要的是,她想告诉七哥,去找个女人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吧,去享受该有的人生经历。自己不能让七哥再等她若干年,她不忍心。

她不会嫉妒未来七哥的女人,哪怕就是那个杨队,正常女人就行,但是不管谁,都不能阻拦她和七哥的血脉相连!

孙农猜测,自己能过上正常女人的生活时,最少是五年后。

孙农哽咽,她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七哥,哪怕以后她只能站在他的影子里,也心甘情愿。

孙农对着走到眼前的二公子,告诉他“尽你的全力攻击我,只要你能打倒我,我就会帮你坐上吴家第二把交椅。”

吴二公子可不像他爹那样的精瘦,身高米,体重斤的二公子,经常混健身房和海边浴场,练就像模像样的八块腹肌,虽然孙农的话让他跃跃欲试,但看着和老爹一个瘦削样的孙农,他还是很犹豫,他很喜欢这个姑娘,二公子知道,父亲对她非常重视,以前她还没见过老爹这个状态。

这要是给打坏了?

孙农看出二公子的挣扎,微微一笑,“你放心,我受过训练,你要是不出全力,我可就动手了啊!”

二公子眼前一闪,他就莫名其妙地倒在甲板上了。

接下来,二公子用尽浑身解数,也沾不到女孩的一片衣角,他累得气喘吁吁,孙农问“停,服气了吗?”

“不……”,“砰”的一声,二公子的鼻子和嘴给揍出血了,和当初在号子里七哥揍虎哥异曲同工。

佛也火,二公子终于爆,“哇呀呀呀”,我要是不把压箱底的功夫祭出来,你就不知道马王爷是近视眼!

北京烤鸭是一道非常着名的美食,很多山东朋友认为烤鸭出自鲁菜,其实不管来自哪里,最后都是吃进肚子里。

很多人喜欢吃烤鸭,切得恰到好处的鸭肉片,蘸甜面酱,夹着葱丝,黄瓜丝,卷进薄饼里,那一口下去,我的天?猪八戒升成为斗战胜佛的节奏。

北京烤鸭还有一个小知识,全聚德是挂炉,便宜坊是焖炉,后来为了环保,挂炉一项被取消了。

任何美好的食物,不对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譬如北京烤鸭,有点油腻,不能连着吃。

和孙农相比,杨一宁对于吃不是很讲究,忙起来的时候,一天能吃上一顿都无法保证,所以她蹭自家给谭笑七的炒菜时,居然不由自主地羡慕起来。倒不是因为自家厨师本事大,是做警察来,很难保证每日三餐的准时准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起来,谭笑七的妈妈,也就是谭妈喜欢吃烤鸭。老家在大连瓦房店的谭妈,生来不吃猪牛羊肉,所以谭家包饺子时,要包荤素两种,猪肉韭菜馅和鸡蛋韭菜馅最常见。

虽然谭妈不吃猪牛羊,但是她吃禽类,烤鸭就是谭妈的最爱,即便这样,她最多一个月去两次幸福大街的那家便宜坊。和很多不吃鸭皮的人不同,谭妈喜欢吃鸭皮,肥而腻,得多蘸点酱和多夹点黄瓜丝。

每次去便宜坊,都是谭家三口一起出动,谭爸,谭妈,谭笑九。

后来杨一宁怎么都不能理解,这么好的谭笑七,为什么就不招谭家的待见。

走进华侨新村七条三号的杨一宁坐在饭桌边,看着大个子小个子大块烤鸭的朵颐,她觉得自己嗓子眼里,烤鸭味道还在绕梁三日。多亏还有一盘蒸鱼和一份煎饺,而那俩人对鱼看都不看一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