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半边脸麻是怎么回事 > 第24章 杨队在谭笑七房间找到沈昌路的线索(第2页)

第24章 杨队在谭笑七房间找到沈昌路的线索(第2页)

就算谭笑七看出来,杨爸派的来照顾吴德瑞的人看自己不顺眼,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待下去。不得不说杨爸的人确实有素质手脚很麻利,就冲着那种不皱一下眉头给大个子端屎倒尿的劲头,小个子就自愧不如。

吴德瑞终于知道那天在文昌医院的晚上,谭笑七徒手给他捧呕吐物的一幕,感动得不要不要的,真恨不得马上下地,和谭笑七插香拜把子,并且把口袋里所有钱都掏出来送给谭笑七这个拜弟。

吴尊风确实是个信人,当天晚上就让人又开来一辆皇冠,谭笑七站在烤乳猪店门前,哭笑不得地看着和之前一模一样的车子,觉得不大真实。孙农来的那天自己还去海台牌机厅打算赢点生活费,没过一个月,自己就能达到豆浆买两碗的段子一样,开一辆毁一辆,就大个子那么一下子,八十万就灰飞烟灭了。

谭笑七故意不告诉大个子他是开着有一辆皇冠来医院的,反正大个子也不好意思问,更不好意思指派杨家的谁接送谭笑七,所以非常煎熬。他既盼着小个子来,又怕他来回奔波给累着,连川崎的消息都不敢提,更不敢给谭笑七报销出租车费。

杨爸回来了就意味着杨家的一切恢复原样,厨师也不知道谭笑七天天往吴德瑞的病房跑,什么大份炒菜,例如加量的蒸鱼啦烧排骨啦什么的,已经停止供应,本来嘛。大小姐忙着破案,吴德瑞趴在病房,谁还去管什么谭笑七。

吴德瑞现小个子的饭量已经不足他第一次见到谭笑七的十分之一,他不知道每次午饭后小个子告辞后,还要随兴在回家路上看见哪个饭馆,只要不是太辣的湘菜馆就进去垫巴一下。他不喝酒,即使回华侨新村就是一脚油的事,他也不会冒这个险。

回家后小个子都是洗个手洗个脸就去睡觉,大前天在狮子楼,他和杨爸互留了座机电话,昨天杨爸来电话,说为了ri,他又飞回北京了。

那天晚上杨爸问谭笑七能掏出来多少钱,谭笑七略一思索说“五百万”!

杨爸又是一惊,他已经确定这个有可能成为他女婿的小个子,从不吹牛,而且属于那种凡事往最低说的性子。一台ri他占四分之一股份,按照谭笑七计算的回报率,一天一万五,一年回本,再一年赚五百万。

想起进口椰子,杨爸隐约有了如果小个子和闺女成婚,就把家里生意交给谭笑七打理的念头。ri这个项目听起来很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做起来,一步一步的走,能很实在地做成。谭笑七还没和杨爸说起孙农准备去德国荷兰,吴尊风有船的事,要是杨爸知道了。肯定会兴奋得一巴掌把谭笑七拍在沙滩上,任由后浪推走。

杨爸知道,虽然北京的三甲医院不少,但是关系复杂,要想以自己的方式打进都的医院,困难重重。他的打算是哪里的钱不是钱,我何必非要挣北京的,成都重庆的不行嘛?

杨一宁长这么大,几乎没回过老家,杨爸出生于成都,家在青羊宫旁边的南河边。现在这里属于一环内,市中心中的不能再中了。

三国时期青羊宫叫青羊观,现在成都的这个行政区就叫青羊区。据说敢笑黄巢不丈夫的那个黄巢起义时,可怜兮兮的唐僖宗就跑到青羊宫来避难。有着西南第一丛林的美称。

自小习武的杨爸到了适婚期,被家里指派了一门婚约,为了自己的幸福,他逃婚去了部队,解放前,他成了我军一位团长的勤务兵。其实所谓的适婚期时他才岁。搁到现在,他还是一个孩子。

那位团长面对还没枪高的杨爸,指着院门口站岗的两个卫兵说“你要是能把他俩打倒,我就收你!”

其实视线是有误差的,杨爸那时比枪还是要高一点的,打算看小孩子被虐的的团长正招呼勤务兵给自己搬来板凳花生瓜子,他本来就打算收了这孩子的,只不过想给这个看起来桀骜不驯的很结实的小子一个下马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板凳还在路上呢,那俩比杨爸高两个头的卫兵就已经倒在地上哼唷嗨哟了。

团长很仁慈,把杨爸的入伍时间填在了解放前,这引起了副团长的嫉恨。虽然那时还没人说,解放前参加革命的,以后都是算离休,但是团长也能明白十月一日前后的不同。于是副团长私下里警告杨爸,或者滚,再或者就是滚得更远一点,最好直接回你的青羊宫去。

杨爸本名杨书逸,入伍后改名为杨书毅,他跟着团长入朝参战,回来时团长升为副师长,杨书毅还是大头兵。副师长逢人就说我在朝鲜被小杨救过三次命,而杨书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只承认二次。

第三次是在团部被偷袭时,团长被两个美军压得喘不过气,正危机时一个副排长冲过来,一连两个大背跨将两个美军狠狠摔晕在地上。后来团长分析时,认为在当时的危急情况下,除了大背跨,不论是开枪还是拿刀捅,都有极大的可能伤到自己。

就是说大背跨是当时唯一行之有效的解救方法。所以这必须算杨书毅救了自己一次,当然啦副排长也算一次。他是团长,多计一次功算不了什么事。

那个副排长比杨书毅大八岁,见了比自己岁数小,身高矮的杨书毅,照样恭恭敬敬地喊师傅。团长接收杨书毅时,只有一个条件,以最快的度把你的功夫传授给全团的人,我就是你第一个徒弟,这个团的所有人,见了你都要喊一声师傅。

跟着升为副师长回国的杨书毅,也毅然跟着不能继续行伍的副师长退伍,他来到副师长的家乡,北京市局参加革命工作。副师长的家在崇文区茶食胡同,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长长的胡同,门牌号排到四百多,副师长家是四合院,杨书毅坚持住在倒座,每天早晨起床伴随着早饭的窝头和棒子面粥的香气。

做了市局副头的副师长,安排杨书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补文化和公安知识。文化班毕业后,那位副局如杨书毅的愿,让他进刑警队当一名光荣的刑警,从此杨书毅开始了奋勇抓贼的生活。他在朝鲜战场二年半,没受过一点伤,但是在一次蹲守抓捕肉联厂凶杀案的疑犯时,因为在冷库时间太久,他的腰被冻的无法继续参与刑警生活,已经成为正局的副局安排他去后勤处做头头。

提为一把手的正局搬出了茶食胡同,去北京长安街西边一个地方居住。

那个曾经刁难过杨书毅的副团长在挨了他十几个大背跨后,终于墙都不扶就服了这小子,再然后杨书毅就和副团长小女儿相识了。两个人一直通信,不论一个在朝鲜战火纷飞的壕沟里,另一个在终年积雪不化,氧气只有平原一半多点的高原上,感情随着飞鸿的频率日益加深。

杨书毅年和已经是正师长的副团长的女儿结婚,这时他是市局刑警队的副队,在冷库挨冻是杨一宁一岁的时候。杨妈觉得大概是改名后遗症,所以连哭带哀求,杨书毅改回了杨书逸。

腰伤后的杨爸在杨一宁二岁开始,就经常带她去龙潭湖东湖的那个空场练功,他要女儿扎马步,他说想摔别人大背跨,就要腰腿都有力,一定要扎好马步。

杨一宁练功的时候,经常有人在旁边看热闹,带着可怜的表情看这个小姑娘一边哭一边坚持着马步。

谭笑七自己也不知道,他后来坚持不懈的扎马步,打拳,都是向杨爸偷师学来的。这未尝不是命运的兜兜转转。

当初团长率领全团拜师时,在杨书毅展示自己的功夫后,所有人见了他,都会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小师傅好!”

杨书毅的徒弟里,岁数最大的是政委,大他二十一岁,最小的是团长勤务兵,大他三岁,后来前勤务兵下了连队后牺牲,听到消息后,杨书毅看到团长偷偷在屋后哭了半个小时,那个比他大三岁的孩子也是团长捡来的,最早是团长给这孩子端饭倒尿的伺候。

当杨书毅的个子赶上团里的一般水平时,大家见了他还喊他小师傅,于是杨书毅找团长哭了一鼻子,次日团长宣布,团里全部接受过杨书毅关于大背跨指导过的人,再见杨书毅一律喊亲弟弟。

每逢有战友来京,都会拎着东西来看亲弟弟,跟他好好喝一场酒。

杨书逸结婚时岳父仍然坚守在边疆,过了一年杨书逸才和赶来北京开会的岳父补喝了喜酒,这时岳父已经即将提升为军参谋长了。

在后勤处主持工作的杨书逸,现有这么多亲哥真是太好了,五湖四海各行各业都有,他不论去哪里办事,都好像不是他求人,而是别人求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