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清开局我是恭亲王 > 第95章 成为 御前侍读(第2页)

第95章 成为 御前侍读(第2页)

江兰接过令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心里满是沉甸甸的责任感——这令牌不仅是荣誉,更是参与新政核心的钥匙,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江兰任御前侍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京城。

之前反对的礼部尚书,在次日的政务讨论中,见江兰对“后宫医疗预算”议案提出“按季节调整药品采购量——冬季多购防冻膏,夏季多购防中暑草药,可省预算一成”的建议,不由改观:“江侍读对医疗民生的细致,臣自愧不如。此前臣反对,是臣见识短浅,还望江侍读海涵。”

户部尚书也主动与江兰讨论“地方护理分坊资金调配”:“江侍读,明年山东计划设五个分坊,你看资金从哪部分抽调更合适?”江兰结合护理坊与慈善机构的合作经验,建议“从乡绅捐赠的慈善款中抽调三成,再从医疗民生专项款中拨七成,既不占用赋税,又能保证资金到位”,户部尚书当即采纳。

太后听闻江兰任御前侍读,特意召她去慈宁宫。见江兰进来,太后握着她的手,笑着说:“兰丫头,你能有今日,是你自己挣来的。之前哀家的风湿,多亏你调理,后宫的妃嫔也常念你的好。你参与政务,要多为百姓说话,哀家支持你。”

娴妃也派人送来一盒亲手绣的“护心符”:“江侍读,你为后宫、为百姓做了这么多,这护心符祝你在朝堂上顺顺利利,多提好建议。”

护理坊的学员们,得知江兰任御前侍读,特意在坊门口挂起红灯笼,春桃还写了“御前侍读江兰”的木牌,挂在“人才碑”旁。玲儿、小莲、江丫蛋围着江兰,兴奋地说:“姑娘,您现在能参与政务了,以后护理坊的展肯定更顺!咱们也能帮更多百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善堂的张鹤年,带着义工和贫困百姓,给护理坊送了一块“护民参政”的锦旗:“江侍读,您能去朝堂上为百姓说话,是咱们穷人的福气!俺们都盼着您能推动更多好政策,让大家都能健康生活。”

南城的百姓,还编了新的歌谣:“江侍读,真能干,护理好,参政官;破旧俗,立新规,百姓福,大清安。”歌谣在街头巷尾传唱,连孩童都能朗朗上口。

此前江兰家人虽在京城短暂居住,后因大哥江石头获封轻车都尉,需返回汉军正白旗原籍处理旗内事务,父母也随行照料老宅,一家人暂居原籍已有半年。此次听闻江兰破格任御前侍读,江老实和江王氏特意带着江石头赶返京城,刚进护理坊就见江兰身着从三品御前侍读补服——比之前的四品补服,云雁纹样旁多了一道金线,腰间悬着御前行走令牌,愈显露出政务官员的沉稳气度。

江王氏快步上前,拉着江兰的手细细打量,眼眶泛红:“兰丫头,俺们在原籍听说你当了御前侍读,能跟皇上一起议事,夜里都睡不着觉!你爷爷当年就是汉军旗的包衣奴才,到你这辈竟能有这般出息,真是江家的荣耀!”

江老实也难得露出激动的神色,手里攥着从原籍带来的晒干艾草:“这是老家院子里种的艾草,你之前说做药膏好用,俺特意带来给你。你在朝堂上做事,别太累着自己,家里有俺和你娘呢。”

江石头拍了拍江兰的肩,腰杆挺得笔直:“妹妹,大哥现在在旗里管着两百号兵,往后你在朝堂上为百姓奔走,大哥就在地方上护着你、护着江家!谁要是敢因为你是女子就小瞧你,大哥第一个不答应!”

江兰看着家人熟悉的脸庞,心里满是暖意。她拉着母亲的手,将令牌递到父亲和大哥面前:“爹、娘、大哥,这令牌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全家的。以前咱们是包衣奴才,连吃饱饭都难,现在能有今日,全靠皇上信任,也靠咱们自己肯拼。往后我在朝堂上,会继续为穷苦人说话,让更多像咱们以前一样的人家,能过上安稳日子。”

成为御前侍读后的半个月里,江兰每天都随驾参与政务,从“后宫医疗预算”到“地方护理分坊扩展”,从“灾荒防疫预案”到“军队护理配套”,她的建议总能切中要害,且有护理坊的实践经验支撑,渐渐成了政务讨论中“医疗民生”议题的核心参与者。

胤禛让江兰牵头草拟“地方护理分坊与新政联动议案”,江兰结合之前的地方实践,在议案中写道:“凡新政推行‘摊丁入亩’成效显着的州县,优先设护理分坊,护理坊负责流民健康管理、工匠护理、灾民防疫,确保百姓因健康有保障而安心务农、做工,助力赋税收缴;护理分坊所需资金,从当地慈善款、医疗专项款中调配,不足部分由内务府补足。”

议案呈给胤禛时,胤禛在“流民健康管理”一条旁批注:“此条甚妙,流民安心则地方稳,地方稳则新政行。”张廷玉也评价:“议案将护理与新政深度绑定,既解护理之需,又助新政之稳,实属创新。”

西北预计明年春有旱灾,胤禛召众臣制定防疫预案。江兰结合《传染病防治手册》和地方护理分坊经验,提出“提前在灾区设‘防疫护理站’,储备消毒药材、防中暑草药,培训当地百姓基础防疫知识;若生疫情,护理分坊学员与军队医护兵联动,按‘隔离→消毒→治疗’步骤处置,避免疫情蔓延”。

岳钟琪将军从西北传回信,称赞此预案“贴合西北实际,比单纯派医官更周全”,请求江兰届时派护理坊学员支援。

后宫有多余的药材和护理工具,江兰建议“将后宫闲置的药材、棉布,调拨给同善堂等慈善机构,再让护理坊学员教义工使用,既避免浪费,又能惠及贫困百姓”。胤禛准了此建议,半个月内,后宫就调拨了两百斤草药、五十匹棉布给同善堂,张鹤年特意递折子致谢:“后宫与民间资源联动,贫困百姓受益良多,江侍读功不可没。”

腊月的一天,江兰随胤禛在养心殿看“全国护理分坊地图”,地图上用红笔标着已设的三十个分坊,蓝笔标着待设的五十个分坊,几乎覆盖了新政推行的核心州县。

“江兰,”胤禛指着地图,语气带着感慨,“你知道吗?自你任御前侍读,朝堂上讨论‘民生’议题时,再也没人只谈赋税、不谈百姓健康了。你让他们明白,百姓安康,才是新政的根基。”

江兰躬身回道:“皇上,这是臣的本分。臣只是想,既然皇上给了臣打破旧俗的机会,臣就该用实绩证明,女子也能为政务、为民生做贡献。”

胤禛点头:“你不仅证明了这一点,还为天下女子树立了榜样——凭能力获尊荣,凭实绩参政务,这比任何说教都管用。往后,若有女子有才能、有实绩,朕也会破格任用,让大清的人才,不因性别而被埋没。”

江兰看着地图上的红点,突然明白:成为御前侍读,不仅是她个人的人生高峰,更是清代女性参政的“破冰”之举。她的存在,打破了“女子不得参政”的千年旧俗,让更多女性看到“凭能力改变命运”的可能;而她的政务参与,也为胤禛的新政注入了“医疗民生”的新力量,让新政从“重赋税、重军政”,转向“军政与民生并重”,更贴合“以民为本”的初心。

此刻的养心殿外,雪花轻轻飘落,覆盖了宫墙的尘埃,却盖不住暖阁里的灯火与讨论声。江兰知道,成为御前侍读只是她“卷王之路”的又一重要节点——未来,她将以这一身份为依托,更深入地参与新政核心,推动护理坊向全国扩展,让医疗民生成为新政的坚实根基,也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写下更具突破性、更显历史意义的一笔。

而那盏亮在养心殿的灯,不仅照亮了眼前的“全国护理分坊地图”,更照亮了这个时代“性别平等”“民生为本”的光明前路——江兰用自己的实绩证明,女性可以站在政务核心,护理可以助力国家变革,而这,正是她穿越而来,最想实现的价值。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