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越大清我是雍正极品后宫 > 第323章 贸易壁垒的设置(第1页)

第323章 贸易壁垒的设置(第1页)

雍正三十三年夏的苏州,梅雨刚过,空气里还浸着潮湿的水汽。城南的织户巷里,王阿婆蹲在自家门槛上,看着院角堆得半人高的生丝,眼圈红得像浸了水的樱桃。那些丝是她和儿媳熬了三个月织出来的,白得像雪,韧得能绕指,可如今摆在苏州丝市上,却连个问价的都没有。

“阿婆,东印度公司的汤姆先生说了,今年生丝只给三十两一担,您要是肯卖,我现在就给您搬车。”丝市的牙人老张搓着手,语气里满是无奈。王阿婆猛地站起身,手里的竹筐“哐当”掉在地上:“三十两?去年还四十五两呢!这连买桑叶的钱都不够,你让我们娘俩喝西北风去?”

老张叹了口气,压低声音:“不是汤姆先生狠心,是所有洋行都跟着压价——东印度公司说了,今年江南的生丝,他们包圆了,谁要是敢高于三十两收,他们就再也不跟谁做生意。您看巷尾的李织户,昨天把丝按三十两卖了,回家就跟媳妇吵了架,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王阿婆望着巷尾那扇紧闭的门,心里像堵了块湿棉花——她知道,若真按三十两卖,不仅今年白干,明年连买蚕种的钱都没有。可不卖,生丝堆在院里,过不了多久就会霉,到时候一文钱都不值。

这样的愁云,笼罩着整个江南的丝市。杭州的张东家,是当地最大的丝商,仓库里堆着两千担生丝,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就停在钱塘江口,却迟迟不肯开价。他派伙计去问,得到的答复还是“三十两一担,少一分都不要”。

“这哪是压价,是要逼死我们啊!”张东家在铺子里踱来踱去,手里的算盘珠拨得“噼啪”响,“去年靠着跟东印度公司做生意,咱们杭州的丝商赚了不少,今年他们倒好,仗着船多、钱多,想垄断市场,把咱们的利润刮得一干二净!”

消息传到张家口瑞祥号总铺时,江兰刚处理完广州鸦片查封的后续——大宝从广州传来消息,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近期频繁往来于江南口岸,却很少卸货,反而一直在收生丝。“看来他们是想从生丝上找补,报复咱们查封鸦片的事。”江兰把商报放在桌上,对江老实说,“江南的丝商和织户,全靠生丝吃饭,要是东印度公司把价压垮了,不知道多少人要破产。”

江老实也皱起眉:“咱们瑞祥号的织坊,也从江南进生丝,要是价崩了,织坊的布价也得跟着跌,之前惠民铺的平价布就没法维持了。”

“不能让他们得逞。”江兰站起身,目光坚定,“我得去江南一趟,联合苏州、杭州的丝商,成立个‘丝绸联盟’,定个最低售价,谁也不能低于这个价卖;再让兰馨银行出面,要是有丝商敢私下低价卖给东印度公司,兰馨银行就停了他的贷款,看他们还敢不敢拆台!”

三日后,江兰带着秋杏和瑞祥号苏州分铺的李掌柜,抵达了苏州。刚进丝市,就看到一群织户围着牙人争吵,有的举着霉的生丝,有的抹着眼泪。王阿婆也在其中,看到李掌柜,连忙上前:“李掌柜,您可来了!东印度公司压价压得太狠了,我们实在撑不住了!”

江兰走上前,接过王阿婆手里的生丝,指尖抚过丝面:“阿婆,这丝是上等的好丝,不该只值三十两。您放心,我们这就找东印度公司说理去,保证让您的丝卖个好价钱。”

当天下午,江兰就让李掌柜约见东印度公司的商人汤姆。汤姆在苏州的洋行里等着,穿着白色西装,手里端着咖啡,见江兰进来,嘴角勾起一抹嘲讽:“江姑娘?听说你在广州查封了我们的货物,怎么,现在又来管生丝的事了?生丝的价钱,是我们和丝商商量的,跟你没关系吧?”

“当然有关系。”江兰坐在他对面,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江南的生丝,是织户们一针一线织出来的,不是你们用来报复的工具。你们故意压低价钱,逼得织户卖丝亏本,这不是做生意,是垄断,是掠夺!”

汤姆放下咖啡杯,摊开手:“做生意就是这样,价高者得,价低者卖,我们愿意出三十两,是因为我们觉得它只值这个价。要是你们觉得贵,大可以不卖,等着生丝霉好了。”

江兰站起身,眼神冷了下来:“好啊,那我们就等着。看看是你们的工厂先缺丝停工,还是我们的织户先撑不住。”说完,她转身就走,没给汤姆再说话的机会。

离开洋行后,江兰立刻召集苏州、杭州的丝商开会。张东家、周东家等二十多个大丝商来了,还有十几个小丝商和织户代表。会上,张东家先开口:“江姑娘,我们也想跟东印度公司硬刚,可他们的商船多,要是他们不买,咱们的生丝就卖不出去,到时候……”

“不会卖不出去。”江兰打断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联盟章程,“我们成立‘丝绸联盟’,所有丝商统一生丝售价:一等生丝每担五十两,二等每担四十五两,三等每担四十两,谁也不能低于这个价卖。兰馨银行会给联盟的丝商提供低息贷款,要是织户们没钱买桑叶、蚕种,也能去兰馨银行贷款,保证大家能继续生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要是有人私下低价卖给东印度公司怎么办?”杭州的周东家问,“之前就有丝商为了周转,偷偷卖过低价,到时候联盟就散了。”

“这个不用担心。”江兰说,“我们会派伙计在丝市和口岸巡查,一旦现有人私下低价卖丝,兰馨银行立刻停止给他放贷,瑞祥号也不再跟他合作。而且,我们会让瑞祥号统一对接所有洋行,不管是东印度公司,还是其他国家的洋行,都得通过联盟买丝,杜绝私下交易。”

丝商们听了,心里的顾虑渐渐打消。张东家率先签字:“江姑娘,我信你!去年互市的时候,你就帮我们把布价稳住了,这次我也跟你干!”周东家也跟着签字:“我也签!大不了跟东印度公司耗着,总比亏本卖丝强!”

不到一个时辰,所有丝商都签了字,丝绸联盟正式成立。江兰让李掌柜把章程抄写成告示,贴在苏州、杭州的丝市和织户巷里,还让伙计们拿着告示,挨家挨户给织户们念。王阿婆听说后,激动得拉着江兰的手:“江姑娘,您真是我们的救星啊!有了联盟,我们再也不用怕东印度公司压价了!”

可联盟成立没几天,就出了岔子。苏州的刘老板,因为仓库里的生丝太多,担心霉,偷偷联系了汤姆,想以四十二两一担的价钱卖给他。这事被联盟的巡查伙计现了,立刻报给了江兰。

江兰当即让人去兰馨银行,停止了刘老板的所有贷款。刘老板听说后,慌了神,连忙来找江兰:“江姑娘,我错了,我不该私下卖丝,您快让兰馨银行恢复我的贷款吧,不然我的铺子就完了!”

“现在知道错了?”江兰看着他,语气严肃,“联盟的规矩,是给所有人定的,不是给别人定的。你要是想恢复贷款,就把私下卖给汤姆的丝收回来,按联盟价卖,再在丝商大会上认错,保证以后再也不违规。不然,兰馨银行永远不会给你放贷,瑞祥号也不会跟你合作。”

刘老板没办法,只能按江兰说的做,不仅收回了丝,还在丝商大会上公开认错。其他丝商见了,再也不敢有私下低价卖丝的念头,联盟变得越来越稳固。

汤姆那边,一开始还等着织户们撑不住低价卖丝,可等了一个月,不仅没等到,反而听说织户们靠着兰馨银行的贷款,又开始买桑叶、蚕种,继续织丝。他的工厂因为缺丝,已经停工半个月了,洋行里的订单堆得像小山,客户们天天催货,还说要是再交不了货,就要索赔。

“该死的!这些丝商怎么还撑得住?”汤姆在洋行里大雷霆,副手连忙递上一份报告:“老板,兰馨银行给丝商和织户放了上百万两的贷款,他们有资金支持,根本不怕咱们压价。而且,其他国家的洋行,已经开始按联盟价买丝了,要是咱们再不买,就真的没丝了。”

汤姆看着报告,脸色越来越差。他知道,再撑下去,损失只会更大。没办法,他只能让副手联系江兰,同意按联盟价收购生丝。

当汤姆的副手找到江兰时,江兰正在苏州的丝市上,看着织户们把生丝卖给联盟的收购点,脸上满是笑容。王阿婆也在其中,她的生丝卖了五十两一担,拿着银子,笑得合不拢嘴:“江姑娘,您看,这银子够我买明年的蚕种和桑叶了,还能给儿媳买块新布做衣裳!”

副手看着这一幕,只能硬着头皮说:“江姑娘,我们老板同意按联盟价收购生丝,一等丝五十两一担,二等四十五两,您看什么时候能货?”

江兰笑着点头:“只要你们按价付款,我们随时能货。不过,我得提醒你们,以后做生意,要讲规矩,别想着靠垄断压价,不然,下次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副手连忙点头:“是是是,我们记住了,以后一定按规矩做生意。”

消息传到京城,胤禛正在御书房看江南的奏折。奏折上写着,丝绸联盟成立后,江南的生丝价恢复正常,织户们的利润回来了,兰馨银行的贷款也收回了大半,还带动了苏州、杭州的织坊复工,百姓们的日子又红火起来。

“江兰这丫头,真是有办法!”胤禛笑着对张廷玉说,“用丝绸联盟对付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既保住了丝商和织户的利益,又没让大清吃亏,这‘以商制商’的法子,好!”

张廷玉也点头:“陛下,臣觉得,这个法子可以推广到茶叶、瓷器行业。东印度公司肯定还会在这些行业压价,咱们提前成立联盟,定好价钱,就能防着他们的算计。”

“准奏!”胤禛当即下旨,让江兰负责统筹,在江南的茶叶、瓷器行业也成立联盟,用丝绸联盟的模式,保护大清商户的利益。

江兰接到旨意时,正在杭州的丝市上,看着瑞祥号的伙计们把生丝装上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张东家走过来,递上一杯茶:“江姑娘,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不然咱们江南的丝商,不知道要亏多少。”

江兰接过茶,看着远处的钱塘江水,波光粼粼:“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齐心的结果。只要咱们商户们团结起来,再加上兰馨银行的支持,不管是东印度公司,还是其他洋行,都别想再欺负咱们,别想再垄断大清的市场!”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丝市上,织户们的笑声、伙计们的吆喝声、商船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江南丝市复苏的美好画卷。江兰知道,这只是开始,往后,她还要带着这份团结和智慧,守护大清的商业,守护百姓的生计,让新政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人,让大清的商业,在世界上站稳脚跟,不再受外来势力的欺负。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