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已有几分了然——这位钦差,并非空手而来,而是带着目的来的。
“大人。”她再次上前,端着一小碟新腌的脆萝卜,色泽清亮,酸香扑鼻,“这是用山泉泡制,配些粗茶淡饭,权当给大人醒酒解腻。”
赵文昭接过,尝了一口,眉头略微舒展:“这味道……倒是和我幼时在外祖母家中吃的差不多。”
“能得大人喜欢,是草民的福气。”春织微笑,语气忽然低了几分,“不过……说来惭愧,这些腌菜辣酱,原本不过是为换点米面糊口,哪知竟被有心人拿去,搅动风云。”
赵文昭眼神微闪,手中筷子顿了一下。
“哦?林娘子此言何意?”
春织垂眸,似在犹豫,最终叹了一声:“草民虽愚钝,但也知道,一碗腌菜,本不该牵扯到朝堂之争。只是如今,连乡野小户都不得安宁。”
赵文昭望着她,良久未语。
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如同一枚小小的石子,落入池水,激起一圈圈涟漪。
而此时,几位妇人已在席间穿插交谈,借着敬酒送菜的机会,不动声色地打探消息。
她们或夸赵文昭仪表堂堂,或问及京城风物,话题看似随意,实则步步引导。
终于,一名妇人在低声闲谈中听到了关键信息——赵文昭并非李慎之一党,而是受太后密令前来查访,目的是确认李慎之是否真有勾结豪强、图谋不轨之嫌。
这一夜,春织彻夜未眠。
她在灯下铺开素笺,提笔疾书,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又特别交代霍砚:“务必亲手交予魏副将,切莫走漏风声。”
霍砚接过信件,沉声道:“你信错了我,也绝不会误事。”
春织点头,声音柔和却坚定:“我相信你。”
她没有多说一句关于圣旨的事,也没有问霍砚打算如何行事。
因为真正的战场不在山林,而在人心。
天将明时,她才倚在榻边稍作歇息,脑海中却不断回放昨夜赵文昭那意味深长的一瞥。
果然,次日午前,赵文昭传话请她相见。
福兴里祠堂外,阳光刺眼,尘土飞扬。
春织整理衣衫,缓步而出,正对上站在台阶上的赵文昭。
他今日未着官服,神情却比昨日更显凝重。
“林娘子。”他看着她,语调平缓却暗藏锋芒,“若你真无异心,明日午时,切莫出门。”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春织一人立于原地。
她心头一震,却不动声色地望着他的背影远去。
“明日午时……”她默念着这句话,心中已然明白,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可她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躲在屋檐下的孤女。
这一次,她要正面迎战。
而福兴里的百姓们,也在不知觉中,已被卷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角力之中。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寒门巧妇理家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