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以为陛下为何要修这座宫殿?”
“这……”丛述略一思索,讶异道,“难道是为了迎菀夫人进宫?”
“你还称她为菀夫人吗?陛下听见,想必要不高兴了。”
丛述叹息一声:“陛下这几年安心征战,我还以为……罢了,皇後虽不算是英明睿智,但也大差不差,又无外戚隐患,陛下要喜欢便喜欢去吧。”
卢昶擡眼:“不让我劝告了?”
“若陛下这几年并非是将皇後放下了,那皇後和几位皇子孤苦伶仃留在玉阳,陛下必定心有亏欠,想要补偿也是人之常情,只怕是劝不住。只看看如何能省些钱,少些阵仗吧。”
“我也是如此想的。”
“那你去吧,我便不与你一同了,若是我们都劝,更劝不住。不过也不必着急,那位菀夫人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等她进了京,再去请她去劝陛下,或许有用。”
三月,车队从玉阳城出,崔骘在宫中焦急等候,直至听人来报,车队离京不过三十里,他实在是忍不住奔出宫去。
几个郎官跟着,止不住地劝:“陛下,您刚即位,前朝馀孽恐未全清理完,城外说不定会有刺客啊。”
“不必担忧。”崔骘迎面碰上领兵巡视的冯事,朝他一招手,“你去叫上夏将军,你们一同与我前去城外迎接皇後。”
随後,他城銮驾带着一队兵马出了宫门,径直往城外去,声势浩大,街道上的百姓匆匆躲避退至两侧,跪地叩首不敢直视。
丛述听见动静,生怕出什麽乱子,紧忙上前行礼,跟随同往城外。
銮驾急急向前,銮铃叮叮作响,崔骘越坐越着急,忍不住推开车门,擡眸去看,只是平广的大路上,除了退避两侧百姓,什麽也没有。
“方才便说已到三十里外了,为何走了这样久,还未瞧见人影,冯事,你去看看。”
冯事不得不领命,疾驰前往。
崔骘又盯着远去的背影看,听着马蹄声奔远,许久,急促的马蹄声又传来。
他眉头一皱,直感不妙,叫停马车,大步迎去:“出何事了?”
“陛下,皇後遇刺……”
“让开!”崔骘厉声打断,抢过冯事的马,飞身而上,如箭矢飞出。
夏烈毫不犹豫,带着一队骑兵迅速跟上。
丛述从後一辆马车下来,将冯事拦住,急急问:“发生何事了?陛下为何疾奔而去?”
冯事皱眉道:“皇後遇刺了!”
丛述一惊,连忙道:“快丶快快追!”
说罢,他也赶紧寻了匹马跨上,紧跟其後。
前方十里处,将士围成了一团,几个刺客尸体横陈,几个刺客被按跪在地上。
崔骘勒马落地,大步奔去。
将士们回神,夏烁带着士兵们跪地行礼:“参见陛下。”
崔骘从层层士兵中看见躺在地上的人,他一怔,瞳孔缓缓紧缩,额头上的青筋随之充血,旋即,拔出夏烁的佩剑,一剑捅穿刺客的心口,握住剑柄,死死转动。
血肉撕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大道上响起,鲜红浓稠的血顺着剑身倒流,将他的掌心染红,滴滴答答落在黄土地上。
他一把将剑拔出,血糊糊的,不知带出了些什麽,他只怒目看着眼前已死去的刺客:“将这些人拉去街市口凌迟处死!”
几个未死的刺客吓得尿了裤子,隔着口中塞的布条呜呜叫喊着,被几个士兵拖下去。
崔骘还不解恨,咬牙又道:“传我令,将那几个还不肯低头的老东西全给我处死!将所有前朝留下来的宫人也都给我全处死!”
丛述匆忙奔来:“陛下,不可啊!”
几个郎官也随之上谏:“陛下,军师说得有理,万万不可啊,若将宫中所留宫人全部处死,不仅内宫无人可用,天下百姓皆会不安啊!”
丛述挪跪几步:“陛下平稳接过地位,正是依靠民心,此刻正是权力交接的重要之际,若此时民心乱,陛下花费数年平定的北方也会随之大乱,求陛下三思!”
郎官们随之叩首:“求陛下三思!”
崔骘紧握着那把滴血的剑,又一次捅进死去刺客的心口,牙关紧闭,咬得几乎作响:“谁再敢多言?谁再敢多言!”
郎官们吓得瑟瑟发抖,忍不住往後躲,丛述却是满目悲痛,又挪跪几步,似是要以死相劝。
“陛下。”韩骁上前跪拜,“陛下,箭矢上抹了毒药,现下需要解毒,窦郎中所带药材不够,还请陛下莫要着急处罚之事,先让人去寻药材来才是重中之重啊!”
“对,对对。”崔骘扔下手中的剑,边擦去手中的血边朝地上的人去,“她中的什麽毒?难不难解?还需要什麽药材?冯事!来,记住郎中所说药材,速去城中取来!”
窦郎中低声道:“陛下放心,箭伤不深,毒也不难解,所缺药材也不是什麽难得之物,只需去城中药铺便能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