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苏浅月的失算
“哐当——”
青玉茶盏在地上碎裂开来,溅起的滚烫茶水沾湿了苏浅月华丽的裙摆。她却浑然不觉,只死死盯着跪在地上回报的宫女。
“你你说什么?陛下赐婚?”
“是,娘娘。”宫女颤抖着回答,“宴席上陛下亲自赐婚,将沈司药许配给萧将军,满朝文武都听见了”
苏浅月扶着桌角,指节白。她精心布置的一石二鸟之计,非但没能除掉沈清璃和萧景珩中的任何一个,反倒让他们得了圣心,还促成了他们的婚事!
“还有陛下下令严查遇袭一事,由三皇子主理,刑部协办”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苏浅月强装的镇定。她挥退宫女,独自在殿中来回踱步。
那枚兵部令牌——她托人仿造的那枚,足以以假乱真的令牌,此刻成了悬在她头顶的利剑。若是查到她这里
不,不可能。她做得足够隐蔽,所有经手之人都已“妥善安置”。可万一万一有漏网之鱼呢?
她想起父亲前日密信中的警告:“朝局诡谲,勿轻举妄动。”
可她如何能不动?沈清璃那个贱人,不仅屡次破坏她的计划,如今更是在陛下面前大出风头。还有萧景珩——那个本该在北狄死士刀下丧命的人,怎么就偏偏活了下来,还得了赐婚的荣耀?
“娘娘,”贴身嬷嬷悄声进来,“打听清楚了,萧将军现宿在清晖阁,有御前侍卫把守。沈司药调去了太后宫中侍疾。”
苏浅月冷笑:“侍疾?分明是软禁监视。”
“老奴还听说”嬷嬷压低声音,“陛下对遇袭一事极为震怒,已密令暗卫暗中调查,凡有嫌疑者,格杀勿论。”
苏浅月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暗卫那些神出鬼没,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的暗卫。若他们介入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
“备轿,”她忽然道,“去寿康宫探望老太妃。”
嬷嬷一惊:“娘娘,这个时辰”
“正是这个时辰才好。”苏浅月眼中闪过精光,“陛下正在气头上,满宫都在他的监视之下。唯有老太妃那里,他绝不会疑心。”
寿康宫在皇宫最僻静的角落,住着先帝晚年最宠爱的李太妃。苏浅月入宫前曾得她青睐,这些年来也一直殷勤探望,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得她庇护。
如今,这一天到了。
夜色深沉,苏浅月的轿辇悄无声息地穿过宫道。她特意绕了远路,在途径清晖阁时,隐约看见阁楼上一闪而过的人影——是萧景珩。
他站在窗前,肩部包扎的白纱在月光下格外显眼。苏浅月攥紧了手中的帕子。那一刀,怎么就没要了他的命呢?
寿康宫一如既往地安静,仿佛外面的腥风血雨都与这里无关。
李太妃已年过花甲,却依旧精神矍铄。她屏退左右,只留苏浅月一人在内室说话。
“这么晚来,是闯祸了?”太妃直接问道,手中捻动着佛珠。
苏浅月跪倒在地:“求太妃救浅月一命。”
她将事情经过半真半假地说了一遍,只说自己受人蒙蔽,误用了那枚假令牌,本想试探沈清璃的底细,没想到酿成大祸。
太妃静静听着,直到她说完,才缓缓开口:“你父亲可知情?”
“不知,全是浅月一人糊涂。”
“糊涂?”太妃轻笑,“你确实糊涂。你以为陛下为何赐婚?”
苏浅月抬头,不解。
“沈清璃和萧景珩,一个知道得太多,一个能力太强。放在外面,陛下不放心;杀了,又可惜。不如拴在一起,放在眼皮底下监视。”太妃的目光锐利如刀,“而你,差一点就打乱了陛下的棋局。”
苏浅月浑身冷:“那那现在”
“现在你唯一的机会,就是让该闭嘴的人永远闭嘴。”太妃俯身,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那个仿造令牌的工匠,还有传递令牌的中间人,都还活着吗?”
苏浅月脸色煞白:“工匠已处置了。但中间人是兵部侍郎赵永的侄子赵明德,他他还活着。”
太妃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愚蠢!这种关系,为何不断干净?”
“赵侍郎是家父门生,浅月以为”
“你以为靠着这层关系就能高枕无忧?”太妃冷笑,“在生死面前,师徒之情算什么?”
苏浅月叩:“求太妃指点迷津。”
太妃沉默良久,佛珠在她手中一颗颗转过。
“北狄使团即将入京,”她忽然道,“这是个机会。”
“太妃的意思是”
“赵明德必须死,但要死得有价值。”太妃的声音冰冷,“让他成为北狄的奸细,如何?”
苏浅月恍然大悟。若是赵明德被认定为北狄奸细,那么他所经手的一切,包括那枚令牌,就都可以推给北狄。而她,不仅能脱身,还能成为揭奸细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