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看着眼前这张带着爽朗笑容,衣着光鲜的年轻面孔。
怔了好一会儿。
记忆深处那个瘦小怯懦,总是低着头的杂役形象,才缓缓与眼前之人重合。
他眼中渐渐流露出恍然,与一丝难得的暖意,语气带着惊讶:
“小豆子?真的是你?!”
“是我啊,陈大哥!”小豆子笑容更盛,用力地点了点头。
“你下山后,去了何处?我当年也曾寻过你,只听说你回了老家,却不知具体去向。”
陈阳问道。
语气中带着一丝旧友重逢的关切。
按照常理,像小豆子这样因伤下山的杂役,大多会选择在青木门周边的城镇落脚。
依靠对山上的一知半解或做些零工度日。
陈阳当初在附近打听却毫无消息。
小豆子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带着些许自豪的神色:
“劳陈大哥挂心了。”
“我回家后,用积攒的一点银钱,开了间小布坊,起早贪黑地忙碌了几年,前两年总算有了些起色,铺面也扩大了。”
“这趟是带着货,来这李家镇做半个月生意,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打开这边的销路。”
他说着,目光炯炯,全无当年那副畏缩模样。
陈阳上下打量着他,不禁摇头感慨:
“真是……真是没想到。当年那般瘦瘦小小的小豆子,如今竟是大变模样了!我险些认不出来。”
小豆子嘿嘿一笑,拍了拍自己结实的胸膛:
“陈大哥,我那会儿上山修行时,才十五六岁,还是个半大孩子,自然瘦小。如今快五年过去了,风吹日晒,东奔西跑,总要长开些的嘛!”
他边说。
边侧身引着陈阳的目光,指向旁边停着的几辆马车。
那马车车厢以硬木打造,漆色光亮。
装饰虽不极尽奢华,却也透着殷实之气。
后面还跟着两辆载货的板车。
上面堆放着捆扎整齐的布匹和一些日用杂货,两个穿着干净短打的仆人正守在车旁。
见到小豆子看来,连忙恭敬地躬身。
“瞧,那就是我家里小小的商队了。”小豆子语气中不无得意。
陈阳顺着他的指引看去,点了点头。
目光随即落回到方才小豆子坐的那张桌子旁,那三位一直安静坐着,好奇观望这边的年轻女子身上,眼中露出探询之色:
“这三位是……?”
小豆子见状,脸上笑容更显。
带着一种成了家,立了业的男人的满足感,主动上前一步,挨个介绍起来:
“陈大哥,这三位都是我的娘子。”
他先指向一位看起来最为年长,气质也最沉稳温婉的女子。
“这位是慧娘,三年前嫁与我,如今家中内务和一部分账目,都是她在帮忙打理,是我的贤内助。”
那名叫慧娘的女子闻言,站起身。
朝着陈阳福了一福,动作娴静得体。
小豆子又指向旁边一位眉眼伶俐的女子:
“这位是萍娘,两年前进的门,手脚麻利,性子也爽利,铺子里一些需要抛头露面,与人打交道的事务,多亏了她。”
萍娘也起身行礼,笑容爽朗。
“这位是秋娘……”
小豆子最后介绍那位看起来更为年轻,带着几分羞涩的女子:
“一年前才过门,性子最是安静,女红极好。”
秋娘红着脸,也连忙起身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