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此人,董君雅老爷子先是微微一愣,随即面露惊诧,脱口而出:“伯喈先生?没想到您竟也在此!”
那文士闻声,缓缓睁开双眼,对着董君雅从容一揖,声音温和醇厚,自带一股令人心静的韵律:“董公,别来无恙。邕听闻义真将军突遭不测,心中忧切,特来探望。只恨才疏学浅,唯有些许正气或可暂阻邪祟,略尽绵薄之力,实在惭愧。”
皇甫夫人适时轻声解释道:“蔡先生高义,连日来不辞辛劳,每日皆至,便是凭这身浩然正气,为夫君镇压体内邪煞,驱散周遭阴秽,方才使得病情未曾急转直下。此恩,妾身与皇甫家没齿难忘。”
董君雅闻言,感慨地点点头,忙向身旁的华哥儿与黄昭介绍道:“二位有所不知,这位乃是蔡邕蔡伯喈先生,如今在本郡担任主记令使,更是吾儿仲颖的至交好友。别看仲颖那小子平日是个舞枪弄棒的粗人,偏偏就爱听伯喈先生弹琴,常说听先生一曲,能洗尽心中躁戾之气。”
“蔡邕?竟是蔡伯喈!”黄昭心中剧震,目光不由再次聚焦于那位青袍文士身上。
这竟是那位名垂青史的大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他此刻竟在陇西,更身怀如此玄妙的浩然正气。
略一思忖,黄昭便想起,此时的蔡邕,应是因拒绝为桓帝鼓琴而遭谗被贬,流落至此。
蔡邕神色谦冲,再次拱手:“董公过誉了。蔡某所能做的,不过是以气筑墙,暂缓邪气侵蚀。将军的病根深蒂固,非寻常手段能解。今日得见二位,方觉或许真有转机。”
华哥儿面色一肃,上前一步,郑重回礼:“久闻蔡先生清名高义,今日得见,方知所言非虚。先生以一身正气护持,为将军保得这一线生机,实乃莫大功德,华旉敬佩。在下不才,愿先行诊脉,探明病源,再图后策。”
蔡邕侧身让开,伸手做请状:“有劳华先生了。”
一旁冷眼旁观的姜岷,嘴角噙着一丝讥诮,抱着臂,俨然一副等着看这“江湖野郎中”能诊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论的模样。
华哥儿依言坐于榻前,却并未立刻搭指诊脉。
他鼻翼微不可察地轻轻抽动,目光扫过案几上尚存余温的药罐。
片刻沉吟后,缓声道:“茯神定志,远志通窍,龙齿镇惊,山参吊命,佐以安魂草……姜老先生这方子,益气安神,祛邪解毒,用药倒是老辣周全。”
姜岷面色倏然一变,脱口而出:“你如何得知?莫非早已窥见老夫药方?”语气中满是惊疑与戒备。
华哥儿并未回答,而是凝神静气,伸出三指,稳稳搭在皇甫规枯瘦手腕的寸关尺三部之上,指尖微沉,细心体会指下脉象。
见这年轻人竟无视自己的质问,姜岷须微张,正欲作。
一旁黄昭适时开口:“姜老先生,我等昨日方至陇西,今日乃是初次踏入将军府邸,何来机缘提前窥见您的药方?”
姜岷闻言一怔,脸上闪过难以置信的神色——难道此人仅凭空气中残留的些微药气,便能准确分辨出他所用的药材?这得是何等恐怖的嗅觉与药理学识?!
而且这一味安神草的加入,可是自己的独门秘方,连开给皇甫夫人的方子上都未写出来,旁人更不可能会知道。
他再看向华哥儿时,眼神中的轻蔑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惶。
恰在此时,华哥儿再次开口:“姜老先生,晚生有一问。观将军气色,邪毒似乎郁结在肺经。龙齿虽好,长于平肝镇惊,但对清泻肺中郁毒,恐怕力有未逮。若换成善走肺络、化痰定痉的僵蚕,是否更为对症?”
姜岷像是被戳中了痛处,面色涨红,急声辩驳:“你懂什么!此毒诡异非常,游走不定!前日脉象显示毒势盘踞中焦胃脘,昨日却忽又窜入肝经,今日再诊,竟又显于肺部!变幻莫测,犹如活物!老夫固本培元,以不变应万变,有何不对?!莫非你能追着那毒物日日更方不成?!”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气急败坏,却也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
“毒邪游走五脏,变化无常,确为棘手。”华哥儿眉头紧锁,“但正因其流转不定,更需药随病走,动态调方。固守一隅,恐如刻舟求剑,难以触及病根。”
就在二人对话之际,黄昭默立一旁,眼中掠过一抹流光,“望气术”已悄然开启。
在他眼中:皇甫规周身笼罩着一层灰败死气,尤其心肺之处,黑气郁结,如浓雾缠绕,其生命灵光已微弱如风中残烛。
蔡邕所散的浩然正气如暖玉白光,勉强将大部分黑气阻隔在外,形成一层保护罩。
然而,当黄昭的目光试图穿透那层郁结的黑气,窥探其本源时,他心头一凛——在那翻涌的黑色病气深处,他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更加诡异、更加灵动的气息!
那并非简单的死气或毒煞,竟隐隐约约呈现出一个……形如猫又的虚影,透着难以言喻的邪异与恶念,仿佛有自主的生命力,正牢牢吸附在皇甫规的五脏六腑之上,不断蚕食着他的生机!
黄昭眼中淡金流光缓缓敛去,恢复如常。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方才那邪异景象带来的冲击仍萦绕心头。
不料,这番细微动静并未逃过蔡邕的感知。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黄昭,带着几分惊奇与探究:“董小友方才目中隐现金芒,气韵内敛而神光外显,莫非……是在施展某种罕见的‘眼神通’之术?”
黄昭心下暗赞蔡邕果然见识广博,观察入微,当下也不隐瞒,拱手道:“蔡大家慧眼如炬,晚辈佩服。确是一门家传的小术,用以观望气机流转,辨阴阳煞气,于风水勘验、趋吉避凶上略有裨益。”
蔡邕捋须颔,眼中露出回忆之色:“果然如此。昔年游学汝南,曾结识当地望族许氏子弟。其家族中亦世代秘传一门眼神通,名曰‘品鉴术’,擅观人之气宇、品性、福祸,甚至能断其前程兴衰。彼时见许子将施展此术,凝神静观时,眸光流转,便与董小友方才情状有几分神似。想不到今日在此,又能得见异术。”
“汝南许氏‘月旦评’名动天下,晚辈素有耳闻,心向往之。晚辈这点微末伎俩,仅能观物之气,于断人品相却是远远不及,万万不敢与许家高术相提并论。”黄昭谦逊道,心中却对这个世界的神秘侧有了更深的认知。
喜欢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请大家收藏:dududu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