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三国江湖 > 第73章 遁入鬼域 相遇(第2页)

第73章 遁入鬼域 相遇(第2页)

再次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让黄昭大吃一惊。

江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

夕阳的余晖将江面染成一片橘红,波光粼粼。

他正坐在一座临江而建的简陋木亭中,身下是冰凉的竹席。

更让他不解的是,他的双手正不受控制地在膝上一张略显陈旧的七弦琴上抚弄着,指尖流泻出的旋律哀婉缠绵,如泣如诉,充满了求而不得的幽怨与怅惘。

我……在弹琴?

黄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一个对音律仅止于欣赏、连宫商角徵羽都认不全的现代人,此刻指尖的动作却行云流水,蕴含着他无法理解却真实存在的韵律和情感。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旋律中那股深沉的悲伤,却完全无法控制这具正在弹奏的身体,仿佛成了一个被困在自己躯壳里的旁观者。

“身体”正在专心致志地弹奏着,黄昭通过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一辆原本疾驰的青篷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车帘掀开,一位身着素雅衣裙的少女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了下来,她朝着亭子的方向望了望,似乎被琴声吸引,迈步走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人影走近,黄昭借着夕阳的余晖看清了她的容貌——正是蔡昭姬!

只是眼前的她,虽眉眼间仍有那份独特的书卷清气,面色却比绣楼中红润许多,眼神灵动,她缓步走到亭子外,静静地伫立聆听,并未打扰。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散入江风之中。

黄昭感到“自己”的双手轻轻按在琴弦上,止住了震颤,他看见“自己”抬起头,望向亭外的少女。

蔡昭姬脸上带着惊喜与疑惑交织的神情,她走进亭子,微微颔:“公子。”

黄昭的“身体”自然而然地起身,拱手还礼,动作优雅流畅,带着文人式的矜持。

黄昭在心中疯狂呐喊:“蔡小姐!这是怎么回事?你做了什么?我们怎么会在这里?”

然而,他的声带如同被锁住,一个字也无法吐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和眼前的“蔡昭姬”进行着他无法干预的对话。

只见幻境中的昭姬眸中光彩流转,轻声问道:“公子方才所奏之曲,旋律奇古,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深得古风之韵,不知……是从何处得来?”

一个温润而略带怅惘的男声从黄昭喉中出:“姑娘谬赞了。小生适才于此等候友人之舟,闻江涛拍岸,秋风萧瑟,忽有所感,信手弹来,粗陋之处,让姑娘见笑了。”

“信手弹来?”幻境中的昭姬脸上讶异之色更浓,“这曲调……这曲调中的《长亭怨》慢板段落,分明是我的未竟之作,尚未谱全,公子如何得知其后半段的旋律与展?”

“哦?”黄昭的“身体”也流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语气变得有些激动。

“莫非……莫非姑娘就是那位以一曲《春江映月》清音动长安,却深居简出、世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英大家?小生漂泊四方,久慕芳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英?她自称英?还是化名?被困的黄昭捕捉到这个信息。

昭姬闻言,脸上微微一红,似是默认了,眼中闪烁着遇到知音的欣喜:“公子也知晓《春江映月》?方才公子信手所奏之曲,意境高远,尤其是转调处的手法,精妙无比……”

二人就在这落日江畔的孤亭之中,以琴论道,相见恨晚。从《高山流水》谈到《广陵散》的遗韵,从琴材的选择谈到指法的精要。

黄昭的“身体”侃侃而谈,言辞风雅,见解独到,与那位“英大家”越聊越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黄昭此刻终于看出了些门道。他和昭姬,似乎都被拉入了这琴中鬼灵的记忆碎片之中,正在扮演着鬼灵生前经历过的某个重要场景。

他和昭姬,都成了这幻境剧中的“演员”,演绎着别人早已逝去的故事。

临别之时,昭姬似乎极为不舍,她从随身携带的锦囊中取出一卷自制乐谱,郑重地递给黄昭。

“公子于音律之道,见解非凡,令人钦佩。此乃我闲暇时所谱的一些零星心得,其中便有那未完成的《长亭怨》初稿,赠与公子,望公子不吝指正。盼来日有缘,再与公子切磋琴艺。”

黄昭的“身体”双手接过,如获至宝,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多谢英大家厚赠!此谱珍贵,小生定仔细研读。江风渐寒,姑娘还请早些登车,保重玉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你我必有再见之日!”

马车缓缓驶离,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黄昭”仍伫立亭中,久久凝视着手中的乐谱,夕阳将他身影拉得很长。

而真正的黄昭,只能困在这具躯壳里,感受着知音难遇的欣喜,骤然分别的怅然,以及……手中那卷乐谱真实的触感。

这一幕幻境到此结束,周遭的光线再一次暗淡下来。

喜欢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请大家收藏:dududu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