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三人围看着那尊霍去病玉像,感慨其神韵时,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自店门口响起:
“好!好一尊将军像!煞气腾腾,威风凛凛,端的是一件宝贝!”
几人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锦缎、体态富态的中年商人不知何时已站在铺子门口,正探着头,一双精明的眼睛死死盯着黄昭手中的玉雕,脸上满是惊喜与热切。他显然是被方才几人的对话和这玉像本身的气场所吸引。
那胖商人几步跨进店内,也顾不上礼节,直接凑到近前,搓着手问道:“这位小哥,这尊玉将军,可是出售之物?开个价吧!”
黄昭微微一怔,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看上,他略一迟疑,摇了摇头,嘶哑道:“这位先生,此物尚是半成品,还未砂磨抛光,更未点睛,算不得完成品,暂不出售。”
“半成品?”胖商人眼睛更亮了,“半成品已有如此神韵,若待完成,还了得?小哥,我姓钱,做的就是这玉石古玩的营生,跑遍凉州,这般有气势的将军玉雕还是头一回见!五十两!我出五十两白银,预订此物!等你完工,我立刻付清尾款取货,如何?”
五十两?!
一旁的乃木迪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他这辈子都没摸过这么多银子。
华哥儿和贾诩也面露讶色,一件玉雕能卖到这个价钱,着实出乎意料。
黄昭心中也是猛地一跳,这价格远他的预期,眼下正是急需用钱之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看了看手中粗糙的玉雕,又看了看眼前一脸殷切的胖商人,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然钱先生如此有诚意……也罢。此像尚需细细打磨,更要择吉时点睛,方能不辱没将军英灵。最快也需两日功夫。”
“无妨!无妨!”钱胖子大喜过望,生怕黄昭反悔,立刻从怀里摸出一锭十两的雪花银,“啪”地一声按在柜台上。
“这是定金!十两!两日后此时,钱某必定前来取货!小哥,咱们可一言为定了!”
“好,一言为定。两日后,钱先生来取便是。”
送走了一步三回头的钱胖子,小小的“玉大福”铺内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随即被乃木迪压抑不住的兴奋打破:“五十两!黄爷!您一件雕品就卖了五十两啊!财了!财了!”
华哥儿苍白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恭喜昭弟,终是找到了门路。”
贾诩亦轻咳两声,微笑道:“以神塑形,寄意于器,黄兄弟此法,大善。”
黄昭握着十两定金,心中百感交集,这是对他这条路子的极大肯定。
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既然凉州民风彪悍,最敬英雄,尤其崇拜那些抗击匈奴、开疆拓土的汉家名将,何不就此专门雕刻一系列“大汉名将”?
卫青、李广、班、窦宪……一个个光辉的名字在他心中闪过。
黄昭眼中闪烁着光芒:“或许……我们可以开一家‘名将手办’店。就把我大汉的英魂,一一请出来!”
说干就干。自那日后,黄昭白日里精心打磨那尊霍去病玉像,晚间则借着灯火,开始构思设计其他名将的形象。
两日后,那尊经过砂磨、抛光、最终“点睛”的霍去病玉像彻底完成。
当钱胖子如约而至,看到成品时,激动得满脸红光,连呼“值!太值了!”
爽快付清四十两尾款,然后用软布小心翼翼地将玉像包裹了一层又一层,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离去。
而“玉大福”的东家小子能雕出蕴含名将神韵的玉像、一件能卖上天价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在姜家堡内悄然传开。
此后,黄昭的“名将手办”系列一经推出,果然大受欢迎。
凉州武风盛行,民众对这类题材有着近乎虔诚的崇拜,加之黄昭的雕刻技艺越纯熟,所出作品神形兼备,意蕴非凡,绝非寻常匠人可比。
求购者渐渐络绎不绝,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从五十两,到八十两,后来一些热门名将的精致玉雕,甚至被炒至百两以上,仍是一雕难求。
至于价格为何能被炒到如此骇人的高度,黄昭心念微转,便隐约窥见了端倪——恐怕是那位看似病弱谦和、实则深藏不露的贾文和的手笔。
定是他悄然动用了天赋神通,于无声处撩拨着竞价者们的好胜与执念,才将这“名将手办”的价值,推到了一个远其本身玉料与工巧的高度。
当黄昭的目光投向贾诩时,后者只是微微颔,唇角噙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喜欢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请大家收藏:dududu三国江湖记:开局抱紧了华佗大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