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三国江湖 > 第148章 铁口神算(第1页)

第148章 铁口神算(第1页)

黄昭回到客栈推开房门,华哥儿正坐在窗边的矮凳上,就着天光仔细翻阅一卷新得的医简,听到门响,他抬起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回来了?”

“嗯,在看什么呢?”

华哥儿说因为天温骤降,伤寒病患甚多,他在一家医馆打杂了一天,临别前医馆里老先生借了一本手札,上面记栽了他于伤寒一道的独到之见,颇有些启。

黄昭在华哥儿对面坐下,也将今日偶遇周峰,以及周家因孟县尉家宅不宁而无端被诬为“煞星”的经过,原原本本地道出。

“……事情便是如此。周叔于我有救命之恩,如今他蒙受不白之冤,处境艰难,此事我绝不能袖手旁观。”

华哥儿静静听完,沉吟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乃君子之义。看来这场大雪将你我阻在雍县,或是天意使然,要你来了结这番因果。”

他顿了顿,眉头微蹙,“只是,此事需得谨慎。孟县尉既已先入为主,认定周书佐是灾星,若贸然由周书佐举荐你上门,只怕非但不能取信,反而会弄巧成拙,坐实了周书佐‘伙同风水方士,蓄意坑害上官’的罪名。届时,周书佐的处境只怕更为艰难。”

黄昭点了点头,华哥儿所虑,亦是他心中盘算的关键。他心念一动,一杆卷起的布幡,便出现在他手上。

布幡的幡杆是常见的老竹,摩挲得油亮。而那卷起的幡面,则是略显陈旧的粗白布。

黄昭伸出手,轻轻抚过冰凉的幡杆,带着珍重与感怀将布幡展开。

只见白色的幡面上,墨迹遒劲地写着四个大字——“铁口神算”!

字迹如铁划银钩,自成风骨,正是爷爷的手笔。

“这是爷爷吃饭的家伙,这些年爷爷便是举着这杆幡子,带着我走遍山山水水。”

他说着,抬手解开原本束在脑后的髻,手法熟练地将头向上盘起,结成一个规整的道髻,再用一根寻常的木筷稳稳固定。

华哥儿见他左手持幡,右手虚掐指诀,一身棉袍虽简朴,眉宇间却自然流露出一股方外之士的清气,不由含笑点头:“形神兼备,倒真有几分仙风道骨了。只是,你打算如何引得那位县尉大人注目?”

谈及此节,黄昭心中自有计较。

若论相面算命的玄学根基,他确实只得爷爷些许皮毛——当年爷爷本就不愿他深入此道,直言自己亦是“半桶水”,另一半全凭察言观色的本事。

然而,身为穿越者,他真正的“金手指”在于对历史走向与人物命运的预知。

譬如这孟他,其心心念念者,无非仕途升迁,只要从此处入手,不愁撩不动他的心弦。

只见黄昭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成竹在胸的淡然笑意:“山人自有妙计。元化兄,且静候佳音便是。”

他忽将布幡轻靠桌边,转身从行囊里取出一顶青绿色的厚实风帽,递向华哥儿,眉眼间的谋算尽数化为真切的笑意:“对了,元化兄,来试试这顶帽子。天寒地冻,看看可还暖和?”

……………

雪后初霁,永丰桥头。

孟他笼着衣袖,正低头缩肩疾行,靴底踩在薄雪上出“咯吱”轻响,一名衙役紧随其后。

正当二人行至桥心,一名手持“铁口神算”布幡的年轻方士迎面踱步而来。

那人身着半旧青色棉袍,肩挎灰色八卦布袋,身形挺拔,步履从容,在这寒意逼人的桥面上,隐有几分然物外的气度。

就在擦肩而过时,一句清朗的诗句随风送入孟他耳中:

“金波不渡永丰水,玉堂深锁未归人。”

孟他闻身止步,一旁衙役不由一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