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六零带娃有空间 > 第63章 腐乳传香引订单(第1页)

第63章 腐乳传香引订单(第1页)

半月时光倏忽而过,红旗生产大队的秋意愈浓烈。院角的老榆树叶子被染成金红,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在青砖地上像一层柔软的绒毯。林晚秋家屋檐下,那几坛豆腐乳早已褪去初腌时的辛烈,转而散出一种醇厚绵长的香气,混着秋日的干爽空气,在整个巷子里悄悄弥漫。

这天清晨,林晚秋特意起了个大早。她穿着一身浆洗得泛白的蓝布衫,头梳得一丝不苟,指尖轻轻拂过陶坛外壁——今日是约定好给供销社送样品的日子,她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沈廷舟昨夜就从破庙赶来,此刻正帮着沈念安系小褂子的扣子,父子俩的身影在晨光里格外温馨。

“娘,今天我能跟你们一起去镇上吗?我想看看供销社长啥样。”沈念安仰着小脸,黑亮的眼睛里满是期待。这半个月来,他看着爹娘为豆腐乳忙碌,早已把这坛坛罐罐当成了家里的“宝贝”,总想亲眼看看它们被认可的样子。

林晚秋蹲下身,帮儿子理了理衣领,指尖触到他温热的脸颊,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当然能,不过到了镇上要听话,不能乱跑,知道吗?”沈念安用力点头,小脑袋像拨浪鼓似的,惹得沈廷舟忍不住笑出声,伸手揉了揉儿子的头顶,掌心的厚茧蹭得沈念安咯咯直乐。

出前,林晚秋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坛豆腐乳。陶坛刚掀开一角,一股浓郁的香气便瞬间涌了出来——那香气里既有黄豆酵后的醇厚,又有八角、桂皮的辛香,还带着一丝淡淡的酒香,闻着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坛子里的豆腐乳早已褪去洁白,变成了温润的酱红色,表面裹着一层细密的调料,轻轻一碰,便渗出透亮的油花。

“这颜色、这香味,肯定能成!”沈廷舟凑过来看了一眼,眼底满是赞叹。他伸手想尝一口,却被林晚秋轻轻拍开:“先别急,等送到供销社,让老周他们先尝。咱们得先装两小坛样品,再把剩下的封好,别让香味散了。”

林晚秋从空间里取出两个小巧的青瓷坛——这是她特意留着的,瓷坛外壁印着缠枝莲纹,虽不算精致,却比粗陶坛更显干净雅致。她用干净的竹筷,小心翼翼地将豆腐乳夹进青瓷坛里,每一块都码得整整齐齐,最后再舀两勺坛底的卤汁,密封好坛口,贴上一张小小的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林记腐乳”四个字。

一切准备就绪,三人推着村里借来的独轮车,往镇上赶去。清晨的田野里,露水还沾在麦芒上,泛着晶莹的光。沈念安坐在独轮车的一侧,手里攥着一个布老虎,时不时指着路边的野兔、飞鸟,兴奋地跟爹娘分享。沈廷舟推着车,林晚秋在一旁扶着,两人偶尔交换一个眼神,无需多言,便懂了彼此心中的暖意。

一个时辰后,镇口的牌坊渐渐出现在眼前。镇上早已热闹起来,挑着担子的小贩、背着布包的村民、穿着干部服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脚步声、吆喝声、自行车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供销社就在镇中心,是一座青砖瓦房,门口挂着“红旗公社供销社”的木牌,显得格外正式。

刚走到供销社门口,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老花镜的老人便迎了上来,正是沈廷舟提到的老周。老周看到沈廷舟,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廷舟,你可算来了!我这几天天天盼着,就想尝尝你们说的豆腐乳。”

“周叔,这是我爱人林晚秋,还有我儿子沈念安。”沈廷舟笑着介绍,伸手拍了拍林晚秋的肩膀,给她递了个鼓励的眼神。

林晚秋连忙走上前,将手里的青瓷坛递过去,声音温和却坚定:“周叔,这是我们做的豆腐乳,您先尝尝,要是不合口味,您尽管说。”

老周接过青瓷坛,入手沉甸甸的,坛口还隐约能闻到香气,他眼睛一亮,连忙招呼两人进供销社里屋。里屋摆着一张木桌,几个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围着桌子算账,看到老周手里的青瓷坛,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老周,这就是你说的豆腐乳?闻着可真香啊!”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姑娘忍不住说道,她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名叫小方,平时负责卖粮油米面,最懂村民们喜欢什么样的下饭小菜。

老周笑着打开坛口,瞬间,浓郁的香气在屋里弥漫开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青瓷坛里——酱红色的豆腐乳泛着油光,裹着细密的调料,卤汁清亮,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老周拿起一双干净的筷子,夹起一块豆腐乳,轻轻咬了一口。

第一口下去,先是调料的辛香在嘴里散开,接着是豆腐乳的醇厚,带着一丝绵软,最后是淡淡的酒香在舌尖萦绕,咸淡适中,一点都不齁,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回甘。老周眼睛瞬间亮了,忍不住又咬了一口,连连点头:“好!好!这豆腐乳做得地道!比我以前在部队吃的罐头腐乳还香,配粥、配馒头,肯定都好吃!”

小方和其他工作人员也纷纷尝了尝,顿时赞不绝口。小方一边嚼着,一边说:“这腐乳的味道真特别,既有家常的香味,又比家里做的更有滋味,肯定能卖得好!上次有个大娘还跟我念叨,说想买点下饭的小菜,就是没合适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晚秋听到这话,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沈廷舟看着她眼底的光芒,心里也满是骄傲——他知道,林晚秋为了这豆腐乳,付出了多少心血,如今终于得到了认可。

老周放下筷子,正色道:“晚秋,你这豆腐乳,我们供销社要了!你说说,多少钱一坛?一次能给我们供多少货?”

林晚秋早就在心里盘算好了价格,她轻声说:“周叔,这粗陶坛的豆腐乳,一坛有两斤,我算您八毛钱一坛。要是您要得多,我还能再便宜点。现在我们家里还有十坛,要是您需要,下次我再多做些。”

八毛钱一坛,在当时并不算贵——一斤猪肉要一块二,一坛豆腐乳能吃半个月,对于村民们来说,性价比很高。老周一听,立刻拍板:“行!就按你说的价!先给我们留十坛,今天先拿两坛放在柜台试卖,要是卖得好,我再跟你订!”

说着,老周从抽屉里拿出钱票,数了一块六毛钱递给林晚秋,又给了她两张布票:“晚秋,这是两坛的钱,布票是我私人给你的,你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不容易,做豆腐乳也辛苦,别嫌弃。”

林晚秋连忙推辞:“周叔,钱我收着,布票您还是拿回去吧,您能认可我们的豆腐乳,我们就已经很感激了。”

“哎,你就拿着吧!”老周把布票塞进林晚秋手里,语气诚恳,“我跟廷舟他爹是老战友,论辈分,你该叫我一声周叔。这点东西不算啥,以后咱们合作的日子还长着呢!”

沈廷舟也在一旁劝道:“晚秋,周叔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林晚秋这才收下布票,心里满是感动——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布票比钱还珍贵,老周的这份情谊,她记在了心里。

正说着,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大娘走进供销社,看到柜台上的青瓷坛,好奇地问:“小方,这是啥呀?闻着这么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