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短命白月光重生后晋江 > 4050(第15页)

4050(第15页)

“是!”将士们齐声应道,声音沉闷。

众人默默散去,气氛凝重。萧望卿站在原地,看着手中的明黄卷轴,久久未动。

沈知微走到他身边,轻声道:“殿下。”

萧望卿握着那卷明黄的手收紧,指节泛白,他没有立刻回答。

直到营中将士陆续散去,各归岗位。

“嗯,”他才终于应了一声,转过身看向沈知微,“先回院中。”

他没有多说,迈步走向她所住的小院,步伐比平日更快些,沈知微需得稍稍加快脚步才能跟上。

院门合上,院内,那只黑猫正趴在窗台上晒太阳,见他们回来,懒洋洋地甩了甩尾巴,又阖上眼。

萧望卿将圣旨放在院中石桌上,走到水缸边,舀起一瓢冷水,从头浇下。水珠顺着他墨色的发丝滚落,淌过脸颊和脖颈,浸湿了衣领。

他甩了甩头,水珠四溅。

沈知微站在廊下看着他。

“殿下需即刻返京?”她等了一会才开口询问。

圣旨明确要求各地镇守大将回京奔丧,新帝初立,这道命令,既是礼制,也是试探,更是束缚。

萧望卿用布巾擦着脸和脖颈,水汽让他冷白的皮肤泛起一丝血色。他走到石桌边,手指按在圣旨上。

“旨意如此。”他答得简短,但沈知微当然知道这代表什么。

不去,便是抗旨,给了新帝动手的借口。去,便是自投罗网,将北疆军权和自身安危置于未知险境。

“何时动身?”

萧望卿将湿透的布巾扔回水盆,水花溅在石桌上,洇湿了圣旨的一角。

“三日后启程。”

三日,太急了。从凉州到京城,快马加鞭也要半月,这意味着他几乎要即刻动身,连稍作周旋的时间都没有。

“新帝……”她斟酌着用词,“可还有别的吩咐?”

那内官低声传达的口谕,绝不会只是表面上的哀悼与召令。

萧望卿转过身,背对着她,肩胛骨的线条在湿透的衣衫下起伏。

“皇兄说,”他的声音几乎是贴着齿关挤出,“北疆苦寒,非佳人久居之地。”

“望…早日归京,以慰相思之苦。”

佳人,思念。

这绝不像萧翎钧会对萧望卿说的话。

分明是……借萧望卿之口,说给她听的。

阿微,回来——

作者有话说:见字如晤。

凉州秋早,风里已带霜意。今夜月圆,清辉泻地,与营中篝火相映,竟不似人间光景。

知微飘零至此,蒙诸位不弃,一路相伴。或忧我前程,或探我旧事,字字关切,犹记在心。此身虽在千里之外,然每见案头书卷,便如见故人。

月有盈亏,事有圆缺。纵前尘渺茫,亦知此刻心安即是归处,愿诸位亦如是。

无论身在何方,心有所依,目有清光。纵有离愁别绪,亦能化作杯中醇醪,对月独酌也好,与亲友共饮也罢,皆成佳话。

边关月色,较之别处,更多几分澄澈辽阔。愿这一缕北疆清辉,能越千山万水,映照君前。盼君岁岁安康,时时顺遂,纵有坎坷,亦能踏月而行。

战甲未解,不便多言。惟以朔风研墨,借羌笛传声,遥祝:

月满心足,人间长安。

沈知微顿首

于北疆凉州军中

第48章掌掴

萧翎钧知道她在这里,他一直都知道。甚至可能她与萧望卿离开京城的一举一动,都未曾真正脱离他的视线。

如今老皇帝驾崩,他再无顾忌,便用这种方式,轻描淡写地,将她,连同北疆的军权,一并召回。

萧望卿缓缓转过身,额发尽湿。

“你怎么想?”他问,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沈知微耸了耸肩,走到石桌边,指尖拂过圣旨的绸面。

她想起东宫那些暖融的日夜,想起萧翎钧看她时温柔得能滴出水的眼神,想起他一声声低哑的阿微。

那些好,那些纵容,那些看似真切的情意,此刻回想起来,都裹上了一层精心算计的凉意。

可他确实没有伤害过她,即便最后她留下那样一封信不告而别,他也没有立刻派人追捕,只是暗中看着她,等到时机成熟,用这种无法抗拒的方式逼她选择。

是选择留在北疆,与手握军权却前景未卜的萧望卿共担风险,还是回到那座金碧辉煌的牢笼,回到那个心思深沉的新帝身边。

“殿下,”她抬起眼,看向萧望卿,“圣旨已下,抗旨不尊,便是授人以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