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成团宠小公主 > 第10章 田野调查(第1页)

第10章 田野调查(第1页)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保守派和革新派争得面红耳赤。

可楚知夏的书斋里,却是另一番宁静的景象。

每天天还没亮,书斋的窗户就透出暖黄色的烛光。

楚知夏裹着毛茸茸的小披风,趴在案前认真地跟着先生读书。

“先生,您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要是百姓连船都上不了,可怎么办呀?”

楚知夏眨巴着大眼睛,小手指着竹简上的字问道。

先生愣了愣,他教了几十年书,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小的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这”先生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楚知夏却已经托着腮帮子开始自己琢磨:“是不是得先造船,让大家都能坐上去,才能说别的呀?”

除了读书,楚知夏最喜欢的就是和宫女太监们聊天。

御膳房的张公公每次来送点心,都会被她拉住问东问西。

“张公公,您老家的乡亲们还饿肚子吗?”

“李嬷嬷,集市上的米价涨了还是跌了?”

一开始,大家只当她是小孩子好奇,可渐渐现,知夏把这些琐碎的信息都记在了心里。

有一回,负责打扫花园的老太监说起乡下收成不好,很多孩子都没钱读书。

楚知夏听了,小眉头皱成一团。

当晚,她就趴在桌上写啊写,把小手都磨红了。

第二天,她拿着一张歪歪扭扭的纸,跑到太子楚明煦的书房。

“哥哥,你帮我看看,我写得对不对?”

楚明煦接过一看,纸上是楚知夏用稚嫩的笔迹写的:“要让孩子们有饭吃,有衣穿,才能去学堂。就像小树苗,得先浇水施肥,才能长成大树。”

楚明煦又惊又喜,立刻帮她修改润色。

这篇文章很快就在宫中传开了,连一向严肃的内阁辅看了都忍不住点头。

“这见解,不像是出自一个孩子之手啊!”

随着学习的深入,楚知夏对民生问题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刻。

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人口、赋税数据,眼睛里却闪着兴奋的光。

“原来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啊!”

她一边看,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有一次,她现江南地区虽然富裕,可佃户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就拉着先生讨论了整整一下午。

楚知夏把算盘拨得噼啪响,盯着摊开的账本直皱眉头。

江南赋税明明连年增长,可账册边角批注里,佃户逃荒的记录却越来越多。

小丫头咬着毛笔杆转了转眼珠,突然扯住先生的衣袖:“先生,咱们来玩过家家好不好?”

老学究推了推老花镜,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拽到摆满泥人瓦片的沙盘前。

楚知夏把陶土捏的小人分成两拨,举着写有“地主”的小木牌往沙盘里一插:“这片地是他们的,这些小人要种地交租。”

又把另一拨涂成补丁衣服的泥人摆在田垄边,“这些是佃户!”

“可问题来啦!”她突然提高声调,抓起代表灾年的纸片往沙盘上一盖,“暴雨冲坏了庄稼,地主却还要收七成租子,佃户该怎么办?”

老学究刚要开口,楚知夏已经举着用树枝削成的“官印”晃了晃。

“如果官府减免赋税,地主还是不肯降租,是不是该”

这场别开生面的“过家家”持续到深夜。

最后楚知夏在纸上画下奇怪的图表,歪歪扭扭的折线图里,一边是不断攀升的赋税,另一边是持续下降的佃户人数。

她咬着嘴唇想了想,又在中间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为了验证猜想,小丫头开始了秘密行动。

她缠着出宫采买的侍卫打听消息。

把御膳房送来的江南点心包装纸都攒起来,仔细辨认上面的商号印记。

最绝的是,她居然用琉璃珠子和宫女们“做交易”,换到了不少从江南传来的家书。

半个月后的清晨,楚知夏顶着黑眼圈,把太子拽进自己的“实验室”。

沙盘上的泥人换成了真正的田契文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