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伴随着喇叭声醒过来的。
看了看手表,才三点多,云舒哀叹一声。
旁边的三个老知青已经半睁着眼睛起床下地。
云舒和吕青竹、李佳佳也被吵得睡不着,跟着起床下地。
洗了个冷水脸,云舒清醒了些,问旁边也在洗漱的周兰,“周知青,咱们大队通电了么?”
周兰愣了愣,“没有啊。”
“那喇叭是怎么响的?”云舒是真的好奇。
“好像是用的干电池。”
原来是这样。
“咱们大队怎么起这么早,我看才三点多,别的大队也这样么?”
“别的地方我没去过,不太清楚,但咱们东北这边天亮的早,夏天早上三点就亮了,所以大队长安排大伙早点上工,中午热的时候能多休息一会儿,有的离家近还能回家躺一会儿。”
周兰很有耐心的回答。
“是这样啊,谢谢周知青。”
洗漱好后,吃过早饭,老知青们去了大队部附近的广场上领活儿。
新知青们在院子里东转转、西转转,到了快六点才去村头等牛车。
牛车来时,上面已经坐了两个四十多岁的女人。
云舒轻轻一跃坐上牛车,给了赶车的大爷两分钱,这钱也算是村里的一种收入。
新来的知青坐上牛车后,牛车又等了几分钟,赶车的大爷看没人来,扬起鞭子朝着公社出。
云舒四处张望,这条路昨天走过一次,不过当时太累并没心情欣赏风景。
出了村子后,路两旁都是庄稼。
书里介绍了几次劳动的场景,女主几次冲突也生在下地干活过程中。
也顺便介绍过二道沟子大队种得最多的是苞米。
因为北方天气寒冷,苞米是四月末、五月初种上,到秋天九、十月才能收割。
此时是七月下旬,苞米叶大片绿中泛着一点微黄,还挺好看的。
只不过苞米杆不矮,完全能遮住一个成年人的身形。
一个人走路还是要注意安全,不然有人埋伏在苞米地里,还真很难察觉。
当然,如果她有看不过眼的人,也可以在这里埋伏人
云舒没觉得自己思路越来越跑偏,正在继续考虑如何埋伏人才能更加不留痕迹。
这时旁边有人轻轻撞了她一下。
“姑娘,你是新来的知青吧,你叫啥名?”
云舒偏头一看,说话的是比知青们先上车的两个妇人之一,长着一对三角眼,说话时倒是笑呵呵的。
“我叫云舒。”
“这名儿好,你们城里来的姑娘,名儿一听就有文化。
我姓王,你叫我王婶子就行,住在你们知青院前院,你有啥事去找婶子。”
“谢谢。”
“谢啥啊,这还挺有礼貌的,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王婶子捂着嘴笑了一会儿,又说道:“你多大了,有对象了么?”
这话要是问别的姑娘可能会害羞,云舒当然不会。
喜欢穿书女配不干了,囤货家不香么请大家收藏:dududu穿书女配不干了,囤货家不香么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