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身影是磁石,牢牢吸住他所有的目光与心神,却又像一把冰冷的匕首,每一次不经意的忽略,都在他心口划下细微的痕。
他像信徒仰望不可即的神祇,在狂欢的浪潮中,固守着一片无人知晓的孤岛。
可Vegas的视线,一次次从他身上滑过,如同掠过空气。
终场前,Vegas做了一个让所有知情者心照不宣的举动。
他俯身对一位洋人小姐耳语几句,随即两人便在一片暧昧的目光中悄然退场。
陈盛站在廊柱的阴影里,看着Vegas为那位洋人小姐披上披肩。象牙白丝绸掠过他曾经吻过的腕骨,引得旁座几个英国军官发出心照不宣的低笑。
“赌五百镑!”有人用英语嘀咕,“看Vegas先生今晚能否教会她第三首肖邦夜曲。”
嗤——
不知是谁先没忍住,一声轻笑在身旁响起,随即像传染病般蔓延开来。那些看客们用酒杯掩住嘴角,交换着心领神会的眼神。
“Vegas少爷的风流债,这回又是哪一出啊?”
陈盛只觉得那笑声像针,密密麻麻地扎在背上。
陈盛坐在书房,感觉自己好像又被困住了,回到了他和黄美玉大婚前,因为Vegas他被迫相亲,被父亲锁在家,举目茫然的日子。
陈盛指尖抚过书案边缘,那里还留着当年被反锁时他用指甲反复抠划的痕迹。原来金丝雀撞破笼子扑向的鹰隼,不过是另一座精心测量的斗兽场。
他就像一件精美绝伦的瓷器,在特定的文化窑炉中被烧制出来,拥有无与伦比的优雅和价值,却也因为烧制过程的严苛而变得脆弱易碎。
他所有的快乐与满足,都建立在“符合别人期望”这个脆弱的底座上。一旦这个底座动摇,他精心构建的内心世界便会瞬间崩塌,陷入巨大的茫然和空无。
他抚过他的洞箫,他泛黄的班顿诗集,还有Vegas送他的那本金色的诗集恶之花。
他抽出诗集,翻到Vegas第一次给他念的那首《应和》。
他指尖停在纸上,纤细的指印覆盖着波德莱尔诗句。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传出模糊的言语……
——夏尔·波德莱尔——
而法文音节的阴影里,另一行钢笔字如毒蛇盘踞:
庙宇的祭品
总是最完美的瓷器
他撑住额头,白皙手指深深地插入鸦黑的发里,眼泪大滴的涌了出来,润湿了泛黄的诗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