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农女双双的种田 > 第340章 安全生产(第2页)

第340章 安全生产(第2页)

于是,杨家作坊破天荒地开始了昼夜不停的运转。和面、压片、切条、蒸制、晾晒、打包……各个工序紧密衔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面香和烟火气。为了节省时间,连平日里负责搬运的周贵、钱钺等人,空闲时也上手帮忙。

不仅作坊如此,连小院后院的灶棚也临时被征用,李钱氏带着周婆子、凤儿等人,也支起家伙事儿,加入了制作面饼的大军。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面香和蒸汽,几个灶眼同时开火,映得人脸颊通红。

舒玉虽然爱财,但更惜命,尤其注重生产安全。她迈着小短腿,在各个工作区域来回巡视,奶声奶气却异常严肃地强调:

“周婶子,翻面的时候小心点,别烫着手!”

“赵家嫂子,柴火别堆在灶口太近,留出空来!”

“大家都注意脚下,别绊倒了!咱们虽然忙,但不能乱!安全第一!”

她这副小大人般操心劳碌的模样,惹得众人又是好笑又是感动,手上动作不由得更加仔细了几分。

当然,让舒玉最终按下那点因陈文敬不按规矩办事而产生的小小不满的,是陈文敬管事递上订单时,附带的那句“东家吩咐了,此次要货紧急,价钱上浮五成”。看着那比平时高出足足一半的货款数字,舒玉心里那点小抱怨瞬间烟消云散,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加班就加班!有钱赚就行!”小丫头捏着拳头,动力十足。

这边杨家忙得人仰马翻,那边原本打算趁着定下合伙、赶紧来杨家请教造纸细节的刘家兄弟,听说了杨家的情形后,十分知趣地压下了满肚子的疑问。刘平对弟弟们道:

“杨家如今正是紧要关头,咱们别去添乱了。办作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咱们先把基础的人手定下来,等他们忙过这阵子再说。”

而舒玉,在初步稳定了面饼生产的“大后方”后,便将与刘家对接纸坊事宜对杨大江进行“突击培训”之后,全权交给了自家老爹。

她找来杨大江进行了一场“填鸭式”的突击培训。从如何合理分配人手、优化工序流程,到如何确保原材料供应不断档、如何分批次晾晒避免拥挤霉变,再到如何激励工人积极性、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小家伙掰着手指头,条理清晰地将自己能想到的管理要点一股脑地灌输给了父亲。

舒玉搬了个小板凳站在上面,拿着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爹,办纸坊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选址要靠近水源,但地势不能太低免得淹了;原料主要是树皮、麻头、破布这些,得有个稳定的来源;建作坊要注意通风、排水……这些您先跟大舅舅他们沟通着,有什么拿不准的,等忙完这阵子再说。”

杨大江虽然憨厚,但不笨,尤其是跟着家里做生意久了,也历练出了一些本事。他认真记下女儿的话,重重点头:“玉儿你放心,爹晓得了。你忙你的去,这边爹先顶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作坊的摊子暂时交给父亲去磨练,舒玉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水泥研制上!

她按照空间里那份《硅酸盐水泥基本原理及土法烧制可行性探索》的指引,在老宅后院僻静处,偷偷搭了个小小的“实验窑”。然后指挥着石磊等人找来了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等原料,按照大致配比混合,开始了一次次的烧制实验。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接下来的几天,杨家后院不时冒出阵阵可疑的黑烟,伴随着或大或小的“噗噗”声和奇怪的焦糊味。舒玉的小脸上、新换的衣裙上,总是沾着黑灰,像个刚从灶膛里钻出来的小狸猫。

最惊险的一次,她试图提高窑温,往里头猛添柴火,结果那小土窑不堪重负,“轰”的一声闷响,窑口喷出一股带着火星的黑烟,差点把旁边堆着的干草点着!幸好石磊眼疾手快,一桶水泼上去,才避免了一场火灾。

闻讯赶来的颜氏看到小孙女满脸黑灰、惊魂未定的模样,以及那还在冒烟的、摇摇欲坠的小土窑,吓得魂飞魄散,一把将舒玉搂进怀里,心肝肉地叫了起来:

“哎呦我的小祖宗!你这是要吓死阿奶啊!咱不弄这劳什子了行不行?太危险了!”

连一向沉稳的杨老爹也因为舒玉差点儿点了房子板起了脸,下令没有大人看管,不许舒玉再碰那个小土窑。

舒玉自己也有些后怕,看着那失败的一团团颜色诡异、要么一捏就碎、要么坚硬如石却毫无粘结力的“实验品”,小嘴撅得能挂油瓶,沮丧极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杨大川看着妹妹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忍不住开口打趣,想逗她开心:

“咱们家玉儿这是要当女窑神啊?瞧这天天往火里钻的劲头!要我说啊,这玩火的事儿,还是得交给钱师父那样的老把式,人家玩了一辈子的火是行家!你这小胳膊小腿的,别把自己搭进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玩了一辈子的火……钱师父……”

舒玉猛地抬起头,黯淡的大眼睛里瞬间迸出耀眼的光芒!对啊!她自己在这里闭门造车,瞎鼓捣什么?山上不就现成有个玩火的大行家——烧了一辈子窑的钱师父吗?!窑场烧制青砖、陶器,本身就需要控制温度,对粘土、石灰等材料的性质也远比她熟悉!找他合作,岂不是事半功倍?

“二叔!你真是个天才!”舒玉欢呼一声,从椅子上出溜下来,饭也顾不上吃了,迈开小短腿就往外跑,“我去找钱师父!”

颜氏在她身后喊:“哎!你这孩子!天都快黑了!明天再去!”

舒玉的声音远远传来:“知道啦阿奶!我就去问问!”

从这一天起,舒玉往山上窑场跑得比回家还勤快。她不再自己瞎鼓捣那个危险的小土窑,而是整天黏在钱师父身边,眨巴着大眼睛,用她那套半懂不懂的“石头粉加粘土烧出能粘东西的神奇粉末”的理论,试图跟钱师父沟通。

钱师父起初只觉得她异想天开,但架不住舒玉天天来“骚扰”,又是递水又是递毛巾,小嘴还甜得像抹了蜜,一口一个“钱爷爷您最厉害了”、“钱爷爷您肯定有办法”。再加上舒玉时不时能说出几个让他也觉得有点意思的“点子”(比如不同温度下物料的变化,不同原料配比可能的影响),钱师父那点技术人的钻研劲儿也被勾了起来。

于是,窑场旁边临时清理出来的一块空地上,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个满脸皱纹、围着破围裙的老窑工,和一个粉雕玉琢、却同样弄得灰头土脸的小女娃,蹲在地上,对着一个临时搭建的小窑炉指指点点,时而添柴鼓风,时而掏出烧好的产物仔细端详、敲打,时而争论得面红耳赤。

“钱爷爷,您看这次烧出来的,颜色是不是正了点?”

“唔……还是有点夹生,火候还得再稳点,不能急。”

“那咱们再把粘土磨细点试试?”

“成!咱再试试!”

杨大川有次上山送东西,看到这一老一小凑在一起,脸上、手上、衣服上全是黑灰和泥点子,只剩下两双亮得惊人的眼睛在忽闪,忍不住哈哈大笑,回去就跟颜氏学舌:

“娘,您没看见,玉儿跟钱师父俩人,都快成煤堆里刨出来的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俩土地公公在开会呢!”

颜氏听了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却也拿这个执拗的孙女没办法,只能吩咐顾九,每天多备些热水和干净衣裳。

舒玉却浑然不在意,她完全沉浸在了“科研”的乐趣中。虽然距离成功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了钱师父这位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加入,她感觉前方的迷雾正在一点点散开。她那现代化卫生间的梦想,似乎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

喜欢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请大家收藏:dududu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