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院,福晋居所。
气氛庄重而肃穆。
雍亲王嫡福晋乌拉那拉·宜修端坐于上主位,身着宝蓝色福晋常服,头戴钿子,仪态端庄,面容沉静温和,眼神却透着嫡妻的持重与深藏的城府。
她的目光如同温润的玉石,看似无害,却能将人里外看透几分。
下两侧,已坐着几位有头脸的妾室:
左侧位坐着侧福晋李静言(齐妃)。她容貌温婉,着一身粉衣,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愁绪和单纯。她是三阿哥弘时的生母,在府中资历较老,现恩宠平平,但地位因育有子嗣而稳固。
右侧位坐着侧福晋年世兰(华妃)。她容颜娇艳夺目,一身华服,髻上珠翠环绕,神色间带着天然的倨傲与张扬,眼神流转间锋芒毕露。她虽入府已有六年,但恩宠依然很多,气势逼人。
左侧次位坐着格格耿氏(裕嫔)。她气质温婉,举止得体,显得低调沉稳。她是五阿哥弘昼的生母,在府中素来安分守己,不争不抢。
右侧次位及以下坐着几位格格,包括:最早伺候胤禛的格格之一宋氏,育有二女皆早夭,存在感不强,神情恭顺。
武氏、伊氏、冯氏、费氏、曹氏、吕氏等:这些格格位份不高,大多无子嗣,此刻都垂敛目,姿态恭谨,不敢有丝毫造次。
文鸳跟在胤禛身后一步之遥,垂敛目,步履间带着初承恩泽后的微涩与刻意维持的平稳。
她能感觉到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自己身上,或好奇,或审视,或带着隐隐的敌意(尤以年世兰的目光最为锐利),或纯粹的观望(如耿氏、曹氏)。她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背脊。
胤禛上前,对福晋宜修微微颔:“福晋。”态度尊重,但并无更多温存。
宜修起身带着一众妾氏,向胤禛福了一福,姿态完美无缺:“王爷。”声音温和得体,如同春风拂面。
文鸳侧身避开,待到众人见礼完毕寒暄一番过后文鸳立刻上前,在早已备好的蒲团上盈盈跪下,双手高举过顶,接过景泰递来的茶盏,声音清亮柔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妾身瓜尔佳氏文鸳,给福晋请安,福晋万福金安。请福晋用茶。”
宜修的目光落在文鸳身上,将她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番。
少女的容貌果然如传闻般惊艳绝伦,即使脂粉未施,晨起微带倦容,那份明媚娇艳亦是掩不住的,甚至比年氏当年初入府时更添一份鲜嫩与娇憨。
她身上那套崭新的侧福晋常服,料子和绣工显然是内务府精心挑选的上品。
更重要的是,她行走间那一点点难以掩饰的不适……以及她颈侧那若隐若现、被衣领勉强遮掩却依旧透出一点端倪的红痕。
宜修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冷意,面上却依旧是得体的温和笑意,甚至比方才更柔和了几分。
她伸出保养得宜的手,稳稳地接过茶盏,象征性地啜饮了一口,温和道:“妹妹快请起。日后同在府中侍奉王爷,便是姐妹了。妹妹年轻娇美,真是可人疼。更要谨记本分,和睦相处,尽心服侍王爷才是。若有什么不习惯的,尽管来同我说。”话语是标准的正室训诫加关怀,滴水不漏,听不出半分异样。
“谢福晋教诲,妾身谨记。”文鸳再次叩,才在景泰的搀扶下起身。
膝盖的酸软让她起身时微微晃了一下,她立刻咬唇稳住。
接着,文鸳又向两位侧福晋李静言和年世兰行了平礼。
李静言连忙起身虚扶了一下,态度温和甚至带着点局促:“妹妹不必多礼。”她看着文鸳年轻娇艳的脸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是羡慕?还是对自身年华渐逝的感伤?
年世兰则端坐着,只略略颔,受了她这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