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综影视女配逆袭记快穿 > 第18章 立后(第1页)

第18章 立后(第1页)

景佑元年,春寒料峭,然而汴京皇城之内,却因一场持续数月的立后之争而暗流涌动,燥热难安。

自郭后被废,中宫虚悬已近一年。以宰相吕夷简为的朝臣们,数次上奏,言辞恳切,引经据典,一致举荐名将曹彬的孙女、出身高门、素有贤名的曹氏为后。

奏疏雪片般飞入福宁殿,理由冠冕堂皇:曹氏乃开国功臣之后,家风严谨,德容言功俱佳,足可母仪天下,稳定后宫,亦能联结勋贵,稳固朝纲。

然而,御座之上的赵祯,看着这些几乎众口一词的奏疏,眉头却越锁越紧。

世家女?又是世家女!

他想起郭后背后的势力,想起她昔日的骄横跋扈,想起那误打在自己脸上、火辣辣的一巴掌带来的屈辱。

他厌恶这种被朝臣、被外戚势力裹挟的感觉。

立后,是他的家事,更是国事,他需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能让他安心、能让他掌控的皇后,而不是另一个背后站着庞大世家、可能再度让他难堪的“贤后”。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清雅殿——如今已是淑妃的林清霜所在的方向。

那里有他喜欢的女子,温柔解意,在他最脆弱时给予他无声却坚定的陪伴。

她为他诞下了健康聪慧的皇子赵瑾,那是他血脉的延续,是他失去太后后最珍贵的慰藉。

她出身“清白”——父母双亡,家族平反后虽恢复了清誉,却毫无根基,没有任何外戚干政的风险。

她甚至……赵祯想起卷宗上记载的,她早年寄人篱下、辛苦经营产业的经历,那份坚韧与智慧,岂是养在深闺、只知规矩的世家女可比?她懂得生活的艰辛,更会珍惜眼前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她看他时,眼中是全然的依赖与爱慕。

他将凤印交给她暂管后宫以来,她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宽严有度,从未出过差错,连最挑剔的御史也寻不到错处。

她,才是他心中最合适的皇后人选。

“陛下,曹氏确为良配,然淑妃娘娘亦……”偶尔有心腹近侍小心翼翼地提及。

“朕意已决。”赵祯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皇后之位,非淑妃莫属。”

皇帝的铁了心,如同最坚硬的礁石,撞碎了朝臣们看似团结的浪潮。

纵然吕夷简等人再三进言,甚至以“礼法”、“祖制”相逼,言及林氏出身微寒,恐难服众,赵祯皆不为所动。

他甚至罕见地动了雷霆之怒,在朝堂之上厉声驳斥:“朕立后,乃为社稷择一贤内助,非为尔等结党营私!淑妃性行温良,诞育皇嗣,掌理六宫有功,何谓出身微寒?难道朕的皇子,不配有一个身份尊贵的母亲吗?!”

一句“结党营私”,一句“皇子生母”,堵得众臣哑口无言。他们终于看清,这位平日里显得仁厚甚至有些优柔的年轻帝王,在此事上的执念竟如此之深。

为了那个林氏,他竟不惜与整个文官集团对抗。

事实证明,在封建朝代,皇权终究是至高无上的。

即便是在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当皇帝真正铁了心要做成一件事时,所谓的“共治”便显得脆弱不堪。端看那坐在龙椅上的人,执念够不够深罢了。

景佑元年四月,一道明黄的册后诏书,终究还是颁行天下:

“朕闻乾坤定位,爰成覆载之能;日月得天,聿衍升恒之象。惟中宫之作配,为内治之攸关。咨尔淑妃林氏,毓自名门(追赠后的林家也算名门了),庆钟勋阀(平反追赠也算勋阀了),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于宫壸则克娴仪度,于朕躬则备极忠勤。诞育元嗣,功在社稷;统理六宫,懿范彰闻。兹仰承慈谕,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苹,益表徽音之嗣。荣昭玺绂,永期繁祉之绥。钦哉!”

诏书用词华丽,极尽美化之能事,将林清霜的出身、德行、功劳一一褒奖,堵天下悠悠之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