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苏白所学,又岂止道家功夫?
毫不夸张地说,以他如今的实力,就算孔圣人亲自出手,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此刻,三千枚流水凝聚的道德字如同一枚枚大道符文,散着玄妙道韵,将方守仁牢牢困在原地。
尽管方老夫子凭借浩瀚如海的浩然正气仍在苦苦支撑,竭力抵挡着"天地失色"与"万川秋水"的双重夹击。
即便是那些不懂武功的大臣们也看得出来,此时的方老夫子已是油尽灯枯。
他勉强支撑着不肯倒下,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罢了。
看着那位白苍苍、面色惨白的老儒生摇摇欲坠却仍咬牙坚持的模样,在场众人心中都涌起一阵不忍。
特别是那些曾受方老夫子教导的文官们,更是泪流满面,纷纷劝说道:
"先生,您别再硬撑了!"
"快停手吧!"
"先生,何苦如此!"
"这叛贼魔功深厚,您实在不是他的对手,还请暂且退下吧!"
可方老夫子却恍若未闻。
此刻的他,已然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愚昧,而是内心的坚守。
作为大明的臣子,他宁死也不愿向叛贼低头。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默诵着平生最得意的《正气歌》,方老夫子目光一凝,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然之色。
他运转数十年修来的浩然正气,双指轻点眉心,朗声道:
"大明养士数百年,为国尽忠,就在此刻!"
话音未落,一缕神光自他眉心闪现,如同烈焰般耀眼夺目。
此时的方老夫子双眸格外明亮,眼底似有熊熊烈火燃烧,仿佛下一刻就会耗尽生命。
在场的大臣中不乏儒家学者,见此情形顿时脸色大变,失声惊呼:
"先生!您您要焚尽神魂?!"
"万万不可!"
"先生乃儒家半圣,若您不在了,儒学将来怎么办?"
"先生,快住手!"
谁都没想到,这位名满天下的儒家半圣,竟要以燃烧神魂为代价,拼尽最后的力量。
虽然即便如此也未必能伤到苏白分毫,却能扞卫大明王朝最后的尊严。
这正是儒家毕生追求、不惜以命相护的"礼义"。
这一刻,就连向来傲慢的苏白也不禁动容,心中罕见地生出一丝敬意。
好一个方老夫子,不愧是儒家半圣!
何为忠义之臣?
这才是真正的忠义之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虽说他的作为看似愚忠,确实是个不知变通的老顽固。
但不可否认,自上古以来,正是这样的忠义之士支撑起了汉家天下。
像方老夫子这样的人,正是华夏民族的脊梁!
眼看方守仁的神魂之火快要燃尽,躲在后边的九公主泪流满面,扯着苏白衣袖哭求:"先生别杀他!守仁先生是好人!"
苏白轻笑一声,剑尖随意点向方老夫子方向。
霎时天地寂静,悬空的万川秋水如春雨洒落,竟将杀招转为疗愈之术,硬生生把半死的方老夫子救了回来。
这手生死转换的绝技,惊得方老夫子呆立原地。
他怎么也没想到,要杀自己的妖道竟会出手相救。
苏白收剑入袖,淡然道:"看在我徒儿面上饶你不死。
记住,忠义二字才是臣子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