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安听着母亲对陈家人物的讲述,露出一种恍然的神情。
“可以这么说。”
田玉兰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
“更重要的是,你父亲在潭州理工的那些年,是他学术成果最丰硕,也是…最接近实现他那个宏大梦想的时期。
我记得他提过一个叫‘新型复合材料’的项目,据说应用前景极广,甚至可能改变某个重要领域的格局。
当时,陈国华曾多次想插手这个项目,都被你父亲坚决拒绝了。”
她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石安,如果你怀疑陈国华此次回来别有目的,那这个‘项目’,或者你父亲在潭州理工留下的其他‘遗产’,很可能就是关键。
陈国华不会做无意义的事,他觊觎的,一定是当年没能得手、但价值巨大的东西。”
王石安的目光骤然亮起。
母亲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他之前的直觉被证实了,陈国华的目标,或许从来就不只是他们母子,而是他父亲多年前埋下的、连他们都尚未知晓的种子。
“妈,谢谢您。”
这一次,他的感谢充满了真挚。
他不仅得到了至关重要的线索,更感受到了母亲与他并肩作战的智慧和决心。
田玉兰拍了拍他的手,眼神坚定:
“傻孩子,跟妈还说什么谢。你想知道的,妈都会告诉你。
我们母子的根,都系在过去的恩怨里。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才能真正地向前走。”
此刻,母子间的对话已越了简单的亲情倾诉,升华为一场针对共同敌人的战前情报分析。
“孩子,不过我想了很久,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根本没办法跟陈家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抗,你要继续调查陈家,最好还是好好斟酌斟酌。
我听你父亲陈明远曾经说过,他的大哥,也就是你的大伯,在体制内也握有很大的权利,听说他除了他自己该做的事情,原则上都是以家族利益为重的。”
王石安的目光与母亲在空中交汇,那里面有一种相似的、被残酷现实淬炼过的清醒。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肩膀微微下沉,不是松懈,而是一种将重担真正扛上肩的沉稳。
“妈,我明白了。”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却没了之前的急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平静。
“硬碰硬,无异于是以卵击石。我们手里的这点东西,在陈国华经营了几十年的势力面前,可能连浪花都掀不起来,反而会招来灭顶之灾。”
田玉兰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又夹杂着欣慰。
儿子终于跳出了热血冲动的阶段,开始用成年人的眼光审视这场不对等的较量。
她轻轻握住儿子的手,那双手不再冰凉,反而传递着一种共担风雨的温暖力量。
“是的,孩子。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冲锋,而是蛰伏。”
她的语气坚定起来,像一位运筹帷幄的统帅。
“陈国华这次来潭州,是冲着‘项目’来的,也是冲着我们来的。他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评估威胁。我们越是表现得急于反击,就越容易暴露弱点,被他抓住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