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仁支付了这个钱,手头就不多了。
回去车旅还要花一笔,这样加工那里可能不够,裴叔爽快地给予方便,闻一仁也不跟他客气。
办好这事,三人就在林叔的帮忙下找了靠谱的加工师傅。
老师傅好手艺。
单子加急处理,一个星期出来。
闻一仁对于此道也是了解不深,只听师傅讲这些石头纯度高,品质好,现在找这种料子很难找了,一下得了六块,属于捡漏加运气了。
师傅几十年浸淫此道,遇见少见的好东西,技痒难忍,一头迷在里头了。
因着要等玉石成品,三人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裴叔提议要周边转转,看看有没有什麽药材方便带回,两孩子也同意。
于是三人辞别林叔逛周边城市。
城市里逛得少,乡下偏远地区走得多,走走停停,还真收了些当地的药材,贝母,红花,专治咳嗽,活血,药性好。方便携带,带回安市裴叔有门路往南边走。
这个时候,闻一仁算是看出来了,裴叔走南闯北织就的人脉资源就能派上用场了。
在喀什火车上的那番话有了深的感触。
这趟出来,不光闻一仁,四眼田鸡跳脱的性格都收敛好多,不再是之前作天作地的中二少年。
西边日照长,紫外线强,两人都脱一层皮,黑了不知几度,人的精神面貌可谓是脱胎换骨,知道了天高地厚。
三人连着逛了五六天,差不多了返回和田。
没等多久,玉器师傅让过去拿成品。
三人如约而至加工工坊。
师傅拿出六件成品,师傅根据每块玉的特点来雕琢,每件精美的玉器,无论大小,都凝聚了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它们在精雕细琢中诞生,每一个线条都充满了力量与生命。
闻一仁上手一件,玉的质感温润如水,触感舒适,让人爱不释手。
从毛胚到珍品,师傅赋予了玉生命,端的是令人赞叹不已!
裴叔也是感叹师傅的巧夺天工,奇妙构思。
六块玉摆在一起,盈盈之光,像是昆仑山的雪之灵动,月之光华。
闻一仁这土包子都觉得美入心里,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裴叔爽快地付了手工钱,还特别真诚地感谢老师傅的手艺。
师傅遇到这麽尊重手艺人的,也是十分欢喜。
言语间以後有好料子还来找他。裴叔自是爽快答应。
一趟西行,小一个月的时间,事办完,三人收拾东西跟林叔辞行。
林叔自是一顿好酒好菜为三人践行,酒到兴头上,高歌一曲《送战友》,把裴叔感动地稀里哗啦。
一起扛过枪的战友感情确实是不一般。
人这一辈子不断地遇见,分离,再遇见,再分离,时间空间能把人隔开,情谊会把人连在一起。
三人于第二天踏上返程的路,同样的路,调转了一个方向,人的心态也像转了个向。
来时觉得路远吃尽苦头,回去满载而归,心境自然是放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