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董看着桌对面的年青人,眼神锐利光亮,浑身都有一股冲劲,看来这些年读书工作把他磨砺得更加出色,是把好刀。
“第二种方案,双方公司按比例出资建一个项目公司负责这个项目,人员方面由双方公司派人员进驻,一同攻关这个项目,具体的出资比例跟利润分配两位的台前各有一份计划书可参详”。
闻一仁跟裴叔上手大致翻看了重要内容,大体上没什麽问题。
方董神色自若地道“两位,计划书拿回去好好端详,落实第二个方案的话双方找个时间签约,尽快组建,时间不等人”。
两人对此都表示没其他意见,两天时间回复。
商议完各自离场。
回公司的路上,闻一仁问裴叔意见,裴叔边开车边说“利益才是最动人心的,方董应该也是看好些项目,不然也不会花时间调查的这麽清楚,就是有点奇怪,他对我们公司是留有馀地的,他要手狠一点,牛哥的把柄他有,他完全可以自己接触牛哥,以一个更低的价格拿到地块,现在提出第二个方案明显是留有馀地”。
闻一仁对此表示赞同,他还没有脸大到想是因为自己跟他旧识的缘故,生意场上唯有利益才是最大的。
两人回到公司,仔细地参详了拿回来的计划书,看完,两人都不得不承认方董那边是真的对元智留有馀地的。
公司出资比例也是元智现金流里能拿出的最大化,项目的利润分成占比也公道。
裴叔还念着“是不是烧高香了”?
闻一仁纯粹地回应“你醒醒吧,生意人不做亏买卖,按着这个方案来走,公司得抽调一部分人去跟进这项目,项目负责人我来吧,一会开会落实这个,牛哥那边得靠您去稳一稳,看他也是广撒网的”。
两人分头各忙各事。
等闻一仁忙过一波,已经是晚上九点,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
晚回又要麻烦老太太忙活吃喝,闻一仁调转车头去了一家熟人饭馆。
胖球老板头几年拆迁,店搬到市里,生意越做越大还地道,老板有感于市里文化人居多,以前的名字土,要安一个文化味浓的店名。
冥思苦想了半天都想出不来,最後还是听隔壁小孩背书“春眠不觉晓”里扒拉了两字出来,取了个“春晓”这个名字。
闻一仁加班夜归有时会去打牙祭。
车到了饭馆,正是宵夜忙的时候,闻一仁车位都找了一会才泊好车。
闻一仁边抽烟边思绪着项目,眉头轻锁,形单影只,落在这人间烟火气的饭馆里显得特别孤独。
胖球老板在各个包间穿行,看到闻一仁球似的滚过来,欢喜地招呼“稀客”。
闻一仁累得不想跟他废话,让安排一个小间安静地用饭。
胖球老板遗憾地说“今晚爆棚,没有多馀的包间,你要安静地方,啊!有个包间只有一人,那个人你也认识,可以将就吗”?
闻一仁又累又饿,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应酬不知道的朋友。
遂转身就要离开,胖球老板见怠慢了客人,急忙拉着闻一仁衣袖“诶哟,干嘛去呀?别走啊!我来安排”。
两人拉扯中没留意到身边包间门打开。
刀哥冷着脸,眼睛在两人之间来回,“干什麽?”
胖球一看刀哥出来了,急忙道“刀哥,阿仁来吃饭,这不包间满了嘛,能在您这边搭个位子吗?”
闻一仁没想到胖球老板说的那个认识的人是方董,怕打扰人家,就想拒绝,话还没出口,方董看了一眼闻一仁说“进来吧”。
闻一仁不好拂面,跟着入内,胖球老板忙安排菜品去了。
一时两人落座,闻一仁对搭台感激地说“谢谢方董,你也这麽晚”。随手拿起茶壶倒了杯茶递过去。
“你私底下还是叫回刀哥吧,说不定之後要共事一段时间”。闻一仁对于称呼觉得无所谓,遂点头。
刀哥见闻一仁脸色不太好看,眉头紧皱,似乎在忍痛,想到老板说他来吃饭,便伸手盛了一碗汤递过去,“来,陈皮老鸭汤先垫下肚子”。
随後自己一碗,两人连喝两碗汤才回了活气。
刀哥看着面前这小子,几年未见还是客气又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