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文昌二年,逢大考之年,礼部侍郎陆鹤明任监考官,选拔人才百十馀,擢升至吏部尚书,并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为皇上分忧,颇受敬重。
文昌三年,陆鹤明奉旨探访沿海地带,为海上贸易打下基础,使得後来几年大楚税收陡增,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
且于文昌三年末,陆鹤明被提拔至文华殿大学士,掌管税收丶海上贸易与西北对外部落来往。
政绩卓越,手段狠戾,做事果断,朝中弹劾陆鹤明的奏疏直到两年後才少了一些。
陆鹤明没有心思管这些,从他进入内阁,环狼虎饲,越往前走越艰难。但是一旦尝到甜头,陆鹤明便要紧咬着不放,既然他走到这里,那就一定要到最顶端。
这本就注定是一条不归路,唯有政绩,唯有自己,才能让他更进一步。
林言与他不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反而没了闯劲。
半盏茶酒,宴宁食肆,罐头工坊,只这三个招牌,就让他赚的盆满钵满,更别说还有其他投资。
他没事就写写话本子,倒也养了几分名气出来,每每发行,基本都会一售而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院子里的柳树再泛起绿色时,已经是楚昌登基的第四年了。
“皇上今年要选秀了你们知道吗?”
“当然知道,也不知道哪家姑娘能得青睐。”
“那也说不准,这次选秀,适龄的哥儿也要参加……”
这几年,因着长公主楚盛阿眠等人的努力,哥儿的地位提高不少,虽然不能参加科举,至少哥儿能与汉子一样进书院读书。
阿眠还办了一个哥儿书院,从夫子到学子,都是哥儿,也只有哥儿。
“庆云县主是不是也要去?若是可以,我倒是觉得庆云县主可以当皇後。”
说话的正是书院的哥儿,他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在家里时总让他做女红,练古琴,要不是庆云县主,他才来不了这书院,在他心里,庆云县主就是天下第一好。
“唉,还是算了,宫里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还是希望庆云县主在宫外开开心心的。”
一旁的哥儿好笑地怼他:“那可说不准,庆云县主昨日刚从闽南回来,说不准就是要去参加选秀。”
他们这边说着,林言也在担忧。
这麽多年过去,林言越看阿昌越不顺眼,怎麽能让人等这麽长时间?
偏生阿眠也是个死心眼,也不相看,一心一意等着。
“你不是又要升职了?阿眠为何还要参加选秀,他楚昌当时是怎麽许诺的?实在不行就让阿眠回闽南去!”
林言实在气得不轻,陆鹤明已经许久没见过他发这麽大的火,心里暗骂了一句皇上,连忙把人抱进怀里。
“别碰我,我是不会让阿眠跟那些人共事一夫的。”
若说几年前,他们没办法,但是现在,藏个人还是绰绰有馀的。
“不用担心。”陆鹤明抱着一家夫郎,看着他十年如一日的脸,腾出一只手捏了捏。
“介肿麽不担西?”
林言被他捏的说不清楚话,伸手拍了两下陆鹤明才松手,最近他是发现了,这人越老越会玩。
“後宫只会有阿眠一人。”
“说的倒是好听……”
这一等就是四年。
林言再不平,阿眠还是入宫了。
阿眠今年二十四,已经算是大龄哥儿,但在同他一起的几人之中,他年纪又是最小的。
林言明白他的想法,但还是觉得阿眠进去受苦了。
日子慢悠悠地往前走,阿眠虽然进了宫,但皇帝并未拘束他,後宫之人唯他可以自由出入。
皇帝招了这麽多人进宫,虽然各个不出挑,但朝臣们也再无话可说。
林言在盛京待了几年,想去闽南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彼时的陆鹤明已经三十出头,官场的浸润让其愈发沉稳,岁月没有在他脸上留下痕迹,但是却沉淀出不一样的气质。
陆早早在国子监上了这几年,天赋也随着年龄增长愈发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