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先帝崩逝,新帝登基,改年号为文昌。
文昌二年,盛京会试。
主考官昌邑王年事已高,特令右副考官礼部侍郎陆鹤明全权负责。
陆鹤明早出晚归了半个月,林言才把新话本的大纲定下来。
去岁冬日,他又和楚盛一起完善了蔬菜大棚,还在盛京开了一家宴宁食肆。
盛京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楚盛在盛京混了这麽多年,虽然这两年低调了些,但到底还是有些人脉的。
一开业就有不少人来捧场,整个冬日都非常热闹。
如今入了春,人少了些,但也稳定了下来,他们二人也不用日日监管着,这才有了闲心写话本。
“要写新的了?”
初春的天还带着些略微寒意,陆鹤明把外衫脱掉才往他跟前去。
林言见他回来先是惊喜地笑了笑,又把大纲给他看:“不是刚忙完一段,给自己一个假期,写完这本差不多又要忙罐头的事。”
“早该休息的,不然又要喝中药。”过年那段时间,他比陆鹤明还忙。
林言自知理亏,笑着转移话题:“你今日怎麽回来这麽早?”
会考在即。
陆鹤明把大纲还给他,挑了挑眉:“再不回来,儿子就不认人了。”
说完掏出一张纸给林言看,林言疑惑地嗯了一声接过来。
看了上面的东西哭笑不得。
[阿爹,我是早早,你不在家,我能找新的阿爹吗?我要阿爹。]
陆早早识字早,但写起来还不太顺手,有几个字还是用林言的炭笔写的。
“他睡了你还没回来,他醒了你又早走了,见不到你才想你……”林言为他找补了一下,发现这根本解释不了。
这傻孩子,等着被制裁吧。
陆鹤明把他拉起来:“正好国子监快要散学了,出去走走,顺带接他。”
林言听着站起身来,扭了扭僵硬的脖子,应了一声好。
“久坐腰疼,确实要多走走。”
陆鹤明伸手帮他捏了捏,“每过一个时辰都要起来活动活动,等晚上和云织说一声,让他监督你。”
不然林言嘴上应着好,实则写入了迷能坐一上午。
林言无奈地笑:“好,都听陆大人的。”
两人牵着手往国子监的方向走,江馀在後面驾着马车跟着。
一直快走出巷子,两人才上马车,往国子监赶去。
“前几日盛哥儿说国子监那边有一处宅子,比我们现在这个大上些,问我们要不要买。”
还没等陆鹤明接话,林言又说:“我还没去看,但是国子监那边离礼部更远了些,你上值要起更早。”
陆鹤明倒是不在意,只是他们现在住的这处,确实有些偏远了。
“可以先去看看,若是喜欢,就搬过去。”
“那行,这几日我就约着盛哥儿一起。”
会试将近,陆鹤明届时也要和考生同吃同住,连带着批改排名,没有大半个月估计是见不到人。
“若是喜欢就买下来。”
林言嗯了一声,又说起罐头的事:“……二叔的信已经到了,说季回和安洵要来盛京一趟,就让他们带两车罐头回来,让我们去送人。还有柳之昂,现在估计已经往漳州去了。”
他每年都是第一个到达漳州的人。
如今赚的盆满钵满,已经算是襄阳一带的富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