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平这辈子最心疼的事,就是亲手把母亲送到了去沈阳的大解放车上。最不后悔的,也是这件事。当那辆黑色的红旗轿车卷着尘土停在老家门口时,她知道,命运的判决,来了。】
吴永正在同学聚会的时候说了很多贬低同学的话,高秀平等同学对他不满,没有交聚会的费用钱。
聚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吴永正感受到同学们对自己的冷落,心里不舒服,后悔自己为了一时痛快,说了不该说的话,伤了同学的感情。
后来,他听说刘德好为了给亲戚安排工作,被上级领导批评,后又被亲戚算计,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最后被公司开除公职。
他想起刘德好回老家为儿子举办认亲聚会,高秀平没有参加,为此事高秀平和高秀英姊妹俩挺不愉快。
刘德好在妻子高秀英面前说:“你姐姐就是搅屎棍,同学聚会捣乱,我们自家认亲聚会她不参加,你说她有人情味吗?”
吴永正回想起这些事,突然觉得高秀平的想法具有前意识,他一反常态,面对刘德好的遭遇,心里竟没有一丝幸灾乐祸,反而兔死狐悲起来。
他开始反思自己,倘若自己一直这样口无遮拦,未来会不会也落得和刘德好一样的下场,看来,还是高秀平有远见。
于是,他决定做出改变。他主动联系了高秀平,诚恳地向她道歉,承认自己在聚会上的错误。
高秀平并没有接受他的道歉,反而把他臭骂一顿。每一句话都像鞭子,抽在吴永正早已紧绷的神经上。
他脸上火辣辣的,可奇怪的是,预想中的羞恼并未出现,那股长期堵在胸口的浊气,反而随着这顿痛骂散了些许。
他扯动嘴角,竟露出一个无比哭还难看的笑。高秀平愣住了,骂声戛然而止。
吴永正深吸一口气,声音沙哑:“骂得好,老高,这几天我每天都在心里这样骂自己,你替我说了我最想说的话。”
高秀平见他态度诚恳,便原谅了他。接着,吴永正又主动找机会,向所有同学赔罪。
同学们渐渐感受到他的变化,对他的态度也有所缓和。吴永正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真诚待人的快乐,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尖酸刻薄,而是变得谦逊友善,重新融入了同学这个大家庭。
随着他人际关系的改善,公社书记的工作开展也比之前顺利。他把高玉霞从村里的妇女主任提拔为公社的妇女干事,把娄翰林和高连生从普通干事提拔为助理。
他提拔这些有能力的同学,不仅是因为他们自身出色,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修复和同学们的关系。
高玉霞没想到吴永正能把自己提拔到公社:“秀平,我真是佩服你,很多事情,你的做法和大家不一样,当时难以接受,可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感觉你做得太对了。”
高秀平笑着说:“那叫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高玉霞说:“依我看啊,最应该到公社上班的人是你,你有好的主意,能给大家带个好头。”
高秀平一脸不屑:“我才不要去公社上班呢,那才挣几个钱呢?还得受这个管,受那个管,我受不了。你不一样,你们家里不差钱,而且,你能说会道的,不像我,爱得罪人。”
高玉霞说:“你们家,有李守业在公社干就行了,你有裁缝手艺,还是在家里挣外快吧。”
高秀平压低声音:“其实,我在家里挣的远比公社的工资高,但是在家里确实比在公司上班要累得多。不过,在家里给自己干活,累点也高兴!”
高秀玲看到高玉霞被提拔到公社,有些羡慕:“姐,你说我能不能也去公社上班啊?”
高秀平摇了摇头:“公社那地方不适合我们,整天被条条框框约束着。你要是想去,就凭你现在的本事,还不够格呢。你啊,不如自己在家干点别的,没有人管,多自由。”
高秀玲撇了撇嘴,不太服气:“姐,你就别小瞧我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说不定我去公社,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高秀平听说妹妹要干大事业,灵机一动:“我听说以后提倡自己单干,也就是鼓励老百姓开动脑筋挣钱,我们只有自己干,才能挣大钱,好汉不挣有数的钱。”
高秀玲眉头紧锁:“姐,你说得轻松,你以为是放牛呢,哪那么容易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