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李守业是农艺师,曾经在原来,李守业是农艺师,退休前是横山乡政府的农业助理,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农业技术员的工作,他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曾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劳动模范和行业带头人。他创造的行业记录至今没有人打破,他利用“抑制顶端优势原理”改良果树技术,实现苹果年度亩产量翻三倍的奇迹。
高秀玲知道姐夫的辉煌历史,也知道姐夫是真的热爱土地,她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姐夫,我这有这么多地,咱俩一起干呗!我们把这些地种上果树,三年五年之后,这里就是花果山了。”
李守业有瞬间的心动了,他一直渴望有块地施展自己的技术。但是这份心动马上就被理智浇灭了:“不行,你种点粮食还行,一年一收成,一把一搂,种果树不行。”
高秀玲不理解:“为什么种树不行啊?”
高老太太插话了:“这些地都属于动迁之后被征用过的土地,随时都有可能被收回去,现在没利用,你种也就种了,一旦要利用上去,种的东西人家也不会赔偿的。”
高秀玲吃惊地问:“这些地方荒山野岭的,不能盖楼不能建厂的,用这些地方干什么呢?”
李守业说:“这你就肤浅了吧?既然你都知道可以种地挣钱,难道人家就不知道挣钱吗?”
高老太太说:“如果有人看见你种地挣钱了,就会眼红,说不定也会来抢地种,因为这地根本不属于你的。”
李守业说:“对,说在点子上了。这地不属于你的。你就种一年得一年吧。”
李守业看着漫山遍野的庄稼,眼前仿佛出现一片果园,他感到无比亲切。退休后他随儿女进城了,远离土地的遗憾让他非常理解高秀玲。
土地会让人产生眷恋,眷恋会让人产生希望。
李守业不再执着果园,毕竟自己不再年轻。有一片土地“秀玲啊,我虽然不能和你一起种果树,但我可以给你一些种地的技术指导。”
高秀玲眼睛里重新燃起希望,“真的吗姐夫?那太好了!有您指导,我这地肯定收成更好。”
之后,李守业时常来到高秀玲这里,教她如何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怎样防治病虫害。在李守业的指导下,高秀玲的庄稼长得越茁壮,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日子随着庄稼疯长,土地却依旧平静。偶尔,李守业还是会望着这片土地,想象着这里变成果园的样子。
高秀玲每天把自己种在泥土里,吸收土里的营养,感受来自大地的磁场,在劳作中品味踏实与满足。
有一次从山上回家,高秀玲有些累了,她刚想收拾一下准备睡觉,却现一条草绿色青蛇不知道什么时候爬到炕上了。
她吓得差点叫出声来,不过常年独自在这老宅生活练就出来的勇气,让她很快镇定下来。
高秀玲小心翼翼地退后,然后找来一根长棍,想把青蛇挑到屋外去。可青蛇却很是灵活,在炕上扭来扭去,就是不肯乖乖就范,他是看好这热炕头了。
高秀玲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满是汗珠。
高老太太听到动静赶紧给在外面憧憬花果山的李守业打电话。
李守业接到电话后,急忙赶回来。他看到炕上的青蛇,不慌不忙,慢慢靠近,瞅准时机,一把抓住青蛇的七寸,将它拎了起来。
高秀玲长舒了一口气,拍着胸口说:“姐夫,多亏你了,不然我都不知道咋办了。”
李守业笑着把青蛇拿到屋外放生,安慰道:“别怕,这青蛇一般没什么毒,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别自己硬来。”
经过这场小插曲,高秀玲有些后怕,高老太太也感到问题有些严重:“看房子不能住了,这玩意看好你这热炕头了,说不定还回来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秀玲一听说那青蛇还要回来,吓得不敢吭声。李守业长时间住在市里,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给郑刚打电话,商量具体办法。
郑刚在电话那头听了情况后,想了想说道:“要不再在老宅的院子里安装个集装箱简易房吧,既方便又安全,能避免这些蛇虫进屋。”
李守业觉得这主意不错,和高秀玲、高老太太一说,两人也都同意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他们就联系好了集装箱的卖家。卖家送货过来后,几人开始忙活起来。
郑刚和李守业指挥卖家着把集装箱挪到合适的位置固定好,剩下屋里的小活自己干,一家人忙活了好几天。
高老太太建议盘火炕,郑刚开始是反对的:“这集装箱里能盘火炕吗?再说也没有烟囱啊。”
高老太太说:“怎么不能呢?没有烟囱可以现做一个烟囱啊。”
李守业到集装箱外面瞅了瞅:“就在那个角上打个洞,买几件烟囱安上去就行了。”
郑刚开车出去买烟囱,回来的时候后备箱里顺便带来了工具。他爬上集装箱房顶,不一会功夫就把烟囱按上去了。
最大的工程是盘火炕。高秀玲和高老太太则在一旁递工具。可这集装箱又大又重,挪动的时候差点歪倒,吓得高秀玲大喊:“哎呀妈呀,这玩意儿要造反呐!”
好不容易把集装箱放稳,他们又开始安装门窗。高秀玲拿着螺丝刀,却怎么也拧不紧螺丝,急得直跺脚:“这螺丝是跟我杠上啦!”
大家一边笑着一边帮忙,经过一番努力,简易房终于安装好了。高秀玲高兴地在里面转了一圈,说道:“嘿,以后我就住这小窝里啦,再也不怕蛇虫来捣乱咯!”
每到农忙季节,他们就会过来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李守业佩服高秀玲的冲天干劲:“秀玲,你这干劲年轻人里都少见。我是甘拜下风啊!”
高秀玲说:“姐夫,你闲得长了一身懒肉,哪还干得动啊!”
高老太太非常赞同:“如果他能坚持干,就不至于得病了。可惜我腰腿不好,不然就陪他在这锻炼,还能多活几年。”
李守业说:“我们不可能长期住在这里,孩子们不能同意。我有个想法,你看能不能把这周边荒废的地都利用起来,招一两个愿意种地的人和你一起经营,这样你们可以互相帮衬着,不至于那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