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太太那一巴掌,带着放牛时抡鞭子的力道,不仅扇碎了王杰的眼镜,几乎打瞎了她的眼睛,更打碎了这个家表面脆弱的平静。
王杰捂着脸,血从指缝渗出,她尖叫:“我爸妈都没打过我!”
高老太太硬着脖子,眼神里却有瞬间的慌乱与更强的固执:“我替你妈教育你!”
而这一切,都被角落里那个沉默的木盒子静静见证,它深知,这仅仅是这个家庭深重纠葛中,最新的一道裂痕。
王杰看到木盒子的瞬间,内心是惊喜的。木盒榫卯间渗出的松香气息,像封存多年的时光药剂,一下子麻醉了所有的现代记忆。
客厅里传来脚步声,她赶紧把盒子藏在床底下,是孙圆去饮水机边接水。
王杰的心怦怦直跳,像是做贼一样,这是何必呢?从啥时候开始,自己在婆婆家的地位变成外人了呢?
孙圆去自己房间了,王杰又拿出盒子仔细翻看。
这样的盒子,里面一定是装着宝物。她用颤抖的双手打开尘封的木盒,里面静静躺着三样东西:泛黄的全家福照片、骏骏一周岁戴的肚兜、骏骏的奶瓶子、以及她结婚时送给婆婆的丝巾。
盒底刻着斑驳的字迹:“传家宝:得理时饶人,亏处让三分”。
王杰看着这几样东西,表情呆滞了,她万万没想到,里面的宝物竟然是她和儿子的东西。她更没有想到,婆婆会保存这些连自己都不曾在意的物件。
此刻,这些东西在盒子里睁着渴望的眼睛看着她,仿佛在无声地指责她曾经对婆婆的种种不敬。
王杰的眼眶渐渐湿润,内心满是愧疚与懊悔。她的眼泪滴在木盒上,松木的纹理突然舒展,原来木头也会因为咸味儿而苏醒。
她想起自己之前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婆婆争吵,嫌弃婆婆的节俭,抱怨婆婆带孩子的方式,却从未看到婆婆对这个家默默付出的爱。
那些自己随手丢弃的回忆,在婆婆心里却是无比珍贵的宝贝。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和狭隘。
她缓缓地合上木盒,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婆婆那颗包容又温暖的心。
衣柜镜子反射出她扭曲的面容,比任何古董都更像件亟待修复的文物。
她想起丈夫李建国再三劝说自己,不要跟家人作对,可是自己却一意孤行,还怪丈夫胆小怕事,是个窝囊废。
她的双腿软,差点跌坐在地上。她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打湿了手中的木盒。她满心都是悔恨,恨自己不听丈夫的话,恨自己被贪婪冲昏了头脑。
王杰手捧木盒愣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往事历历在目,那张全家福,是她和李建国结婚的时候,老李家全体成员的合影。
全家福里公公李守业的领带打得像上吊绳结,完美预言了他在婆媳间的处境。
王杰拿起照片仔细端详,那时候的自己涉世不深,对婚姻充满幻想,希望自己的白马王子能带她过自由浪漫的生活。
那时候的她,在选择另一半的问题上,不懂得权衡利弊,她对李建国本人无可挑剔,稳定的事业单位编制,可以保证衣食无忧。
她的母亲提醒过她:“建国这孩子是不错,这找对象嘛,不能光看本人,还得考虑家庭,农村人见识少,当心日后跟他父母不好相处。婆媳矛盾是婚姻中的大事,不可轻视。”
王杰那时候对李建国爱得死去活来,根本听不进母亲的劝告,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李建国,没想到她母亲话一语成谶。
婚后,生活的琐碎和观念的差异让她和婆婆矛盾不断。她嫌弃婆婆身为乡巴佬的“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生活习惯,抱怨公婆没能力给儿子买婚房,却从未想过婆婆的难处。
更有甚者,婆媳双方因为带孩子的方式方法不统一,大动干戈。
这样的事情生多了,高老太太联想起骏骏出生时候的医疗事故,积攒已久的愤怒勾起了她当年放牛时候的戾气,她准备用自己的方式惩罚这个直接导致孙子出生时医疗事故生的罪魁祸。
她暗下决心:“为了孙子,为了这个家,我豁出去了,再不收拾,她简直是无法无天了,太不识时务了。”
这天,婆媳之间又因为孩子吃东西意见不一致大吵起来,王杰不知道高老太太早有预谋,她扬起一副令高老太太感到盛气凌人的犯上嘴脸,肆无忌惮地射出一连串造反的子弹。
高老太太见时机成熟了,顺势奖励给王杰一个大巴掌。这一巴掌啊,比铁锤子还硬,那是高老太太握牛鞭五年淬火成钢的手,那双手当年在学校掰腕子无人能敌。
巴掌裹挟着风声落下,王杰的眼镜应声飞脱,碎裂的镜片在她眼角划出一道血口,湿热的血霎时涌出,混着屈辱的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王杰被打懵了,她捂着脸,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她从未想过婆婆会动手打她,她哽咽道:“你居然——动手打——儿媳妇,我爸妈——还没——打过我呢,你——等着——我要让你——付出——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老太太也有些愣住了,这手是锤子吗?居然看到红色。可手已落下,高老太太啥时候服过软?
她硬着脖子,瞪着王杰:“那是你自找的,我替你妈教育你,替李建国教育你,替我们老李家教育你,谁让你没老没小!”
一时间,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王杰粗重的呼吸声和压抑的抽泣声。
在这片安静里,王杰的尊严连同眼镜片碎了一地,她哭着跑回了房间,誓再也不和恶魔般的死老太太说话。
高老太太意识到自己下手过重,她没想到会导致外伤,幸好没有伤到眼球,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那样的结果不是她想要的。毕竟,她是骏骏的妈。
王杰说到做到,之后的日子里,婆媳之间水火不容,李守业和李建国父子生活在婆媳二人恶意设置的种种屏障之下,时而电闪雷鸣,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又狂风暴雨,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父子二人皆有同感,都觉得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就像冰箱里的灯,门关着的时候,谁知道它亮不亮?只有开门吵架的时候,它才被需要,但作用仅仅是照亮战场。
多数情况下,李家父子采取逃避的方式,避免一家人在一起的聚餐的机会。眼不见心不烦。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婆媳二人为了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吵声叫骂声被暗地里为争夺孩子们的关注而默默付出的爱取代。
当然,也许那些爱是自内心的,但是在婆媳二人看来,彼此都觉得对方是在讨好孩子,在争宠夺爱。
这样的拉锯导致孩子们左右为难。最受伤害的是骏骏,节假日探亲的日子是他最纠结的时光。
左边是生养他的母亲,右边是从小把他从阎王手里抢回来,并把他一手带大的奶奶,他太难了。
可怜的骏骏,在爱和恨之间徘徊,在婆媳大战和暗中较量中成长,敏感脆弱的神经经不起风吹草动,经常退避三尺,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过年过节,为了躲避婆媳之间的吵闹,李家父子尽量不在一起,各自清静也不错。
这就为难孩子了,陪父母吃饭还是陪爷爷奶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