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常为此情留此恨翻译 > 第36章 小牛倌六(第2页)

第36章 小牛倌六(第2页)

王金凯不禁感慨:“这么神奇啊!”

张瘸子点头称是:“嗯,当勇士们吹响这只牛角号时,那低沉而激昂的声音仿佛能穿透云霄,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斗志。”

王殿友说:“原来在战斗中,牛角号的声音成为了一种信仰,用来激励战士奋勇向前,无惧任何艰险。”

宋美贵抢着说:“那我们代弟用牛角号激励自己,在山上无所畏惧!”

众人都点头称是,张瘸子还说了很多比喻,把牛角号说得神乎其神,最后他说:“部落中的老祭司总是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牛角号,因为他深知这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部落精神的寄托,承载着无数先人的信念与荣耀。只要牛角号存在,部落的希望之火便永不熄灭。”

王金凯笑着说:“想不到牛角号有如此威力,我们的小牛倌代弟真是幸运!”

张瘸子说:“那可不!制作牛角号并非易事,需精心挑选牛角。猎人们会深入山林,寻觅最健壮公牦牛的角。牛角取回后,要放在清水中浸泡数日,使其质地变软。接着便是打磨工序,用粗糙的石块慢慢磨去角上的瑕疵,直到手感光滑。然后才是塑形环节,手艺精湛的工匠会将牛角架在小火苗之上烘烤,趁着热度,小心地弯曲成所需的形状,这一步极为关键,火候与力度都得恰到好处,不然牛角就会断裂或者变形。之后,还要刻画符文。还有更复杂的工序呢。这牛角号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出来的。”

王金凯纳闷:“张哥,听你说话的意思,好像是亲自研究过吧?”

张瘸子爽朗地笑了:“让你说对了,实话说,我亲自制做过牛角号,只不过,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给作废了,哈哈哈。”众人大笑。

张瘸子说完,拍了拍小牛倌:“你这孩子真幸运,跟这牛角号一样,有一种神秘力量,好样的!”说完张瘸子一瘸一拐地消失在人群中。

有了这样的传说,大家对牛角号更是好奇,也对小牛倌有一种神秘感。代弟更加珍惜自己的牛角号,村里的小朋友也都争着抢着要玩玩,连大人都好奇这小玩意。代弟没有把牛角号当玩具,她希望牛角号能够改变她们一家人的命运,让家人从苦难里走出来,一点点过上好日子。

从现在开始,代弟的时代翻篇了,开启了小牛倌时代。小牛倌成了代弟的又一个标签,成了村子里勤劳肯干的代名词。清晨,太阳还在云端旖旎,透出一丝泛红的霞光,小牛倌就已经醒来了,她迅从土炕上爬起来,分钟就可以出门了。你们一定不信,怎么可能这么快呢?作为现代人,感到不可思议是正常的。但是请你做个实验,如果你早上起来不洗脸不刷牙不换衣服,再扣除照镜子整理仪表的时间,现在算一下,就剩下吃饭的时间了吧?再试想一下,你吃的都是啥饭?主食得有吧?蔬菜水果必须有,营养餐就更多了,就算一样两样吧,总之干的稀的,盘里的碗里的,一个人的饭量就得占半张桌子。然后你满怀期待地坐在桌子旁边,配合这些食物完成历史性的变革,并对它们寄予厚望,希望它们给你回报足够的能量,以便于你在各种竞技场上称霸。这一系列活动需要多长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在那个年代,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些程序一概没有。桌子没有,凳子没有,也许有马扎之类替代品,不过小牛倌不会用,根本用不着。她是站着吃饭的,确切说是走着吃饭的。她的伙食通常就是玉米面饼子,她只需要用手擎着,一边走路一边吃,哪里谈得上卫生习惯呢?文明是需要物质做后盾的,小牛倌的后盾是那群牛。

曾有专家说农民不讲文明,却不知玉米饼上的黑指印才是真正的条形码__扫一扫,能读出二十世纪饥荒史。

当文明还在与温饱角力时,清晨的牛粪味儿就是我们的圣香。

什么是文明?对一群衣不盖体食不果腹的农民讲文明合适吗?小牛倌晚上合衣睡觉,早上起来也没有洗漱的程序。她每天早上爬起来就去养牛人家里吃饭,通常都是嚼着玉米面饼子就出了门。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还有淡淡的草香,那是小牛倌早餐的调料。小牛倌深吸一口气,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门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间,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演奏一场欢快的晨曲。小牛倌觉得它们就像自己的伙伴,专门在这等着迎接她呢。她朝着小鸟们挥挥手,仿佛在跟老朋友打招呼。小牛倌来到牛棚边,她将剩下的一点玉米面饼子塞进怀里,拍了拍。接着,她拿起挂在脖子上的牛角号,牛角号在晨曦下泛着淡淡的光晕,仿佛在讲述自己的历史。小牛倌把牛角号放在嘴边,鼓足了腮帮子用力吹起来。“呜呜——”悠长而嘹亮的号角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各家各户的牛棚里立刻传来一阵一阵的哞哞声,一头头牛儿缓缓走出牛棚。那些牛儿眼睛里透着温和与信任,它们知道:“这是幸福的召唤,有一个神奇的小女孩,要带它们去一个神秘的王国,那里有吃不完的美味。”

牛儿们是幸运的,小牛倌改变了它们的命运,不然它们只能继续呆在牛圈里吃干草和麦秆啥的。此时的小牛倌,看着一头头熟悉的牛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轻轻抚摸着大黄二黄、大黑二黑,“咦?怎么没见过你啊?”

小牛倌现多了只黄色带白色花纹的花牛。“大花,你是谁家的啊?要跟我们一起去吃青草吗?”

大花高兴地点头,并“哞哞”叫了两声。小牛倌正在跟大花交代事情,又跑来几头新面孔。这时候,王金凯走过来了,后面还跟着几个养牛人。原来村子里还有几户养牛人,本来是自己放牛,看小牛倌把牛管理得好好的,就把牛托付给小牛倌,自己出去打工赚钱,毕竟小牛倌的工钱便宜又划算。王金凯告诉代弟:“代弟,我们的小牛倌,这是全村所有的牛,都拜托你了,你要用心看好。”

“保证没问题”,小牛倌满口应允,对自己信心百倍。这时候有几头牛“哞哞”地叫了两声,大概是着急出去吃大餐了。

小牛倌带着午饭,赶着牛群,吹着牛角号出了。翻山越岭的另一边,是她自己家所在的村庄,马上能看到父亲和滚子了。小牛倌沿着熟悉的小路,走一会儿,跑一会儿,小小的身影在牛群里穿梭,仿佛小燕子在云朵里飞翔。牛群秩序井然,王金凯曾经偷偷跟在后面看过几次,他没想到这一切这么快就步入正轨。

而此时,高殿广正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关爱和执着。侧弯九十度的脊柱,压着他的傲骨,每走一步信念都在摇晃,仿佛未来随时都可能坍塌。但他眼神坚定,手中紧紧握着一根木棍支撑着身体。遇到稍陡一点的坡路,他便先将木棍探出去找个着力点,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的身子往前挪。有时候脚下一滑,他重重地摔在地上,手掌被石头划破,他咬咬牙,又缓缓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滚子早早就看到小牛倌,急三火四跑过来亲热亲热,小牛倌远远看到了父亲的身影,赶忙跑过去扶住父亲。她眼里噙着泪,父亲却笑着安慰她。父女俩一起走向草场,小牛倌小心地护着父亲,怕他再有闪失。到了草场后,牛群早已迫不及待地散开,低着头开始吃草。小牛倌将父亲安置在一处较为平坦的草地上坐下,自己则坐在一旁,拿出午餐跟父亲慢慢吃着。

牛群吃草的模样各不相同,有的慢条斯理,仔细挑选着鲜嫩的草尖;有的大口大口贪婪地咀嚼着,像是饿极了。大花更是调皮,边吃草边甩动尾巴驱赶蚊虫,时不时还抬起头哞哞叫几声,似乎在表达吃到新鲜草的喜悦。

小牛倌看着牛群,心中升起一种满足感。这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惊到了几头牛,小牛倌赶紧安抚。父亲看着忙碌的女儿,眼神里满是慈爱。

午后的阳光逐渐变得炽热,小牛倌沿着牛的外围跑一圈,然后吹牛角号,牛群很快聚拢在一起,全体趴在地上回嚼。高殿广赞赏道:“代弟,你真棒!”

小牛倌躺在父亲身边,听着父亲讲述古老的故事,微风拂过,带来阵阵凉爽。牛群安静地回味着美食,小牛倌和父亲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这一刻,所有的艰辛都化为乌有。阳光在他们身上,注入了一种宁静而坚韧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殿广吃过饭之后,便开始查看牛群的状况,他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头牛,摸摸这头牛的脊背,看看那头牛的牙齿。他缓慢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牛蹄,现一头牛的蹄子有点红肿炎。他眉头微皱,轻轻抬起牛蹄,用手仔细摸索着。小牛倌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她知道这些牛就是全家的生计。高殿广从随身带着的布袋里拿出一把自制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刮去牛蹄上的脏东西,动作轻柔又熟练。随后,他又取出一些事先备好的草药,将草药放在口中嚼烂,然后敷在牛蹄的伤处,再扯下一块破布细心地包扎起来。做完这一切,他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小牛倌看到父亲额头满是汗珠,心疼地递上一块破旧的手帕。高殿广接过来擦了擦汗,拍了拍女儿的肩膀。

午后的时光慢慢流淌,小牛倌陪着父亲在草场上待着。那头刚刚被医治的牛似乎通人性一般,始终围绕在高殿广身边吃草。小牛倌见状,从旁边摘了些嫩草伸到它嘴边,牛儿欢快地吃了起来,还不时用湿漉漉的鼻子嗅嗅小牛倌的手。

高殿广看着女儿与牛儿互动的温馨画面,开口说道:“闺女,你看这牛,从不抱怨草料好坏,埋头苦干耕地拉车,咱做人也要像牛一样踏实。”小牛倌认真地点点头。

高殿广语重心长地说:“牛低头吃草时看见的是大地,人弯腰求生时望见的是苍穹。”

突然,高殿广眉头一皱,他现大花的肚子有些异样的鼓胀,用手拍拍,“咚咚咚”,像敲鼓一样,高殿广心里“咯噔”一下。

喜欢未知何处是彼岸请大家收藏:dududu未知何处是彼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