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从写开始成为大亨 > 第100章(第2页)

第100章(第2页)

熟知历史的曹弘静听着身边家人都在夸赞府兵的仁义,默默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这哪里是仁义,这分明是怕摊上麻烦!

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不是目前曹弘静所能掌控的,他现在需要做得是让家人看到他读书的天赋,从而主动送他去学堂。

徽州府人杰地灵,婺源县又是朱子的故乡,所以这里读书文教氛围还是很浓郁的。

这边曹弘静刚拿着棍子在地上画了几个大字,那边他母亲就激动地抱着他直夸厉害,等知道这是他在学堂外面听了一耳朵自学成才後,家里人更是激动万分,直呼他们曹家莫不是出了个天才少年!

于是曹弘静上学的心愿就这麽达成了。

。。。。。。

*

宋伊莲回到宿舍,洗漱一番上了床,这才拿出手机打开飞鸿小说网,二月天的《穿越明朝考科举》开文了,她居然今天才从他人口中得知。

这段时间太忙了,忙着做实验和各种项目,以至于她根本没时间关注二月天的动态,自然也就不知道二月天在两周前开了新文,她对二月天的记忆还停留在今年年初开机的《大明王朝》上。

网上不少人都不看好这部女编剧写出来的男频剧,她不一样,她倒是觉得女生更懂女生,说不定这部剧出来後会很受女性观衆的欢迎。

宋伊莲靠在床头,先点开了《穿越明朝考科举》的目录,果然是刚连载没多久的小说,章节一共才不到二十章。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还以为自己一不小心攒了一本小说,原来这本才刚写了个开头啊,看来以後又要上演漫漫追更路了。

宋伊莲点进了第一章,从头开始看来起来。

这本书又是和二月天以往所有小说都不一样的风格,不过一样好看就是了。

她尤其喜欢那些穿插在主角生活中时代民俗方面的描写,写得太过淳朴真实,仿佛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世界似的。

这是二月天的独特天赋。

她早就发现了,二月天似乎不论写什麽题材的小说,都能写得无比真实,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她被无数作者艳羡了。

。。。。。。

【曹弘静顺利入学,成为附近学堂的正式学子。

他在学堂如鱼得水。

面对严肃刻板的中年夫子,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惧怕,反而越挫越勇,书本经义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他都直接举手提问,甚至後还要纠缠夫子好久,让他一一给予解答。

夫子对他很是喜欢。

而他超强的领悟天赋和记忆天赋,也被夫子和衆多学子看在眼中,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如今曹弘静在曹家村俨然成了一颗闪亮亮的未来之星。

“大郎以後说不定能去紫阳书院读书!”

紫阳书院是他们婺源当地鼎鼎有名的书院,元时称晦庵书院,後为了祭祀朱熹,取朱熹别号紫阳为名,改为紫阳书院,县中学子无不以入中读书为荣。】

。。。。。。

宋伊莲莫名看得有点激动,或许是因为她也是读书人吧,谁还没做过回到过去大杀四方得美梦呢。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二月天写得太好了。

她平时除了二月天的小说,其他小说是基本不看的,一是因为没时间,二是觉得太假了,根本看不进去。

二月天的小说就不会给她这种感觉。

最简单的,就拿她刚刚看过的紫阳书院来说,这麽一个在主角家人口中一笔带过的书院,在小说中二月天竟然给它一个典故,一段故事。

原来这座书院是元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後来为了纪念大家朱熹,于是改成了朱熹的别号相称。

二月天对于紫阳书院寥寥几笔的描述,看似简单,却为书院赋予了深厚的历史沉淀,瞬间让人体悟到这座矗立在婺源县中的书院,为何会被历代学子心驰神往。

还有丝绢案,这起轰动全国的大案,由来丶过程丶结果书中都没有特别详细的描述,可是就是这半掀未掀的故事一角,让读者们见识了时代洪流下百姓的热血和官场的残酷。

那个最初提出疑点,为歙县百姓请命的帅嘉谟,在一切尘埃落定後,竟然被判处充军流放,而那个为婺源百姓出头,占据书院充当议事局的书生程以卿,竟然判处了死缓。

官府的威严不容挑衅。

在百姓看来,这些人是在为民请命,在朝廷看来,这些人却是在藐视权威,必须重重罚过,以儆效尤。

程以卿是这起案件中唯一判处死刑的人。

好在婺源百姓都记得程以卿的功劳,县中无数乡绅官宦伸出援手暗中运作,将死缓硬生生缓了二十多年,程以卿就这麽在大牢里好吃好喝的活着。。。。。。

这些都是後话,在文中是被一笔带过的事情,宋伊莲读来却感慨万千,这就是二月天写出来的故事,残酷中又带着希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