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你的小说是不是快完结了?”
蜉蝣和清风来许莺家里做客,聊着聊着就说起了《穿越明朝考科举》。
“应该没有吧,我感觉不像是完结的样子,倒像是一个新的开始”,清风否定道,她看文的时候,丝毫没有感觉到二月笔下有任何想要完结的气息。
那个写作方式,仿佛男主入职翰林院还只是个最底层。
许莺端着咖啡递给两人。
“你说的对,考中状元入朝为官只是个新的开始”,宦海沉浮同样有意思,许莺既然写科举文了,索性连同後面当官搞基建一起写了。
“哇哦”,蜉蝣感慨着从沙发上站起来,“你这麽说的话我可要看看了。”
《穿越明朝考科举》她到现在都没看过,因为她对这种主角按部就班丶循规蹈矩的文不感兴趣。
她对于这本小说全部的了解,仅来自于踏雪论坛中网友们的只言片语,现在看来,她被那些评论给蒙蔽了,这本小说根本不是大家想得那样。
主角按部就班考科举晋升她不喜欢,但是主角要是搞什麽阴谋诡计,那她高低得欣赏一下。
“看吧,但是不要跳过前半部分直接看後面”,以清风对蜉蝣的了解,她说不定只会看自己感兴趣的片段。
这本来也没什麽,奈何她本人觉得《穿越明朝考科举》前半部分同样精彩,实在不想有人对此心怀偏见。
蜉蝣嘿嘿一笑:“还是你了解我。”
她确实是这麽打算的。
“随便你,想从哪看从哪看”,许莺倒是无所谓。
“不可以,蜉蝣你一定要从头开始看!”
清风态度一反常态的强硬,比许莺这个作者本人都强硬,面对喜欢的东西,她是不容许别人有丝毫的亵渎。
“知道了知道了,我回头一定从第一章开始看起行了吧!”
*
宦海沉浮不好写。
许莺写起这部分内容,码字速度明显比从前慢了不少,以前她一晚上能写三章,现在一晚上至多只能写两章,很多时候两章都写不完。
夜深人静,她坐在电脑前揪着自己的头发,有些怀疑自己为什麽要这样为难自己。
可是打开飞鸿,看着《穿越明朝考科举》的评论区,读者们都在期待後文,她又觉得一切似乎都是值得的。
“唉!”
叹了一口气,许莺望着屏幕又开始思索起了後续剧情。
曹弘静高中状元,又在翰林院清贵之地任职,外人看来他实在风光,只有他自己知道,大明王朝已经气数将近。
就是这个时候,时任首辅赵志臯朝他抛来了橄榄枝,他拒绝了,于是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外派做知县的消息。
好在皇帝还是比较看重他的,即使外派也没有将他派去特别偏远的地方,只是将他放到了浙江湖州府的乌程县。
曹弘静对此没什麽怨言。
相比于眼下朝堂上的纷争,他更愿意去地方做些实事,有了实绩在手,他才能真正有了立足的底气。
浙江是丝绸大省,湖州府更是每年丝绢的纳税大户,按理来说首辅不可能同意将他放到这个富庶之地,然而曹弘静稍一探查就明白了,首辅老家就在浙江,这是人家的地盘。
即使首辅的老家不是在湖州府,但是官场错综复杂,湖州府又隶属于浙江,想必他安排人监视他还是轻而易举的。
曹弘静不惧,他接到圣旨收拾收拾包裹就出发了。
城门外,来给他送行的同科寥寥几人,其他人都碍于首辅的权势选择不来,他能理解,只是来的这几人,他也真正将对方视作了好友。
。。。。。。
许莺将主角的外放之地设在湖州府,自然是为了後面男主做出成绩做铺垫。
说到建设地方,许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教科书中出现的桑基鱼塘循环图,这幅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桑树丶蚕丶鱼丶桑树的生态循环链。
这条循环链不仅没有任何的污染,十倍增加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当地産品的多元发展。
正是因为想到了桑基鱼塘循环图,所以许莺才开始思索哪里比较适合进行这样的改造,最终她将地点定在了湖州府。
。。。。。。
一晚上忙忙碌碌,修修改改,第二天读者们就看到了新鲜出炉的章节。
这章桑基池塘一出,顿时惊艳了无数读者。
她们只是看个小说而已,没想到大大这麽用心,居然主角的实地考察和思索发案都一一写了出来,写出来就算了,关键她们看着,似乎可行性真的很高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