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说明来意,工作人员就更热情了。
许莺很顺利就把钱还上了,还完钱她就回家一门心思写起了新文。
【贞观十三年,阎怀瑾穿越到了唐朝。
时年十三岁。
这个年岁,在她自己看来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小孩子,但是在时下已经到了可以议亲的年龄。
唐初女子一般十五岁就能成亲,因此在长辈眼中,十三岁开始相看人家再寻常不过。
阎怀瑾知道後有些接受无能。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还没怎麽发育的搓衣板身材,一想到两年後就要嫁人,紧接着怀孕生子,顿时浑身的鸡皮疙瘩就起来了。
简直比鬼故事还可怕。
为了杜绝父母给她寻摸婚事的念头,阎怀瑾思来想去,决定来个釜底抽薪。
不过,这事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很快,时机就来了。
春三月,雪融冰消,嫩芽吐枝。
有勋贵人家的小娘子办起了赏花宴,阎怀瑾应邀出席。
席上各色牡丹盛放。
各家小娘子聚在一起叽叽喳喳,一开始衆人还在欣赏牡丹,到了後面,京城时兴面料丶吃食丶玉石丶胭脂无所不聊,还有人提及近来京中颇负盛名的小郎君。
“那杜家二郎确实样貌出衆,我曾远远看过一眼,当真是个风流人物!”
“我也曾听过他的大名,倒是不曾见过。”
“对了二娘,你耶娘最近是不是也开始给你相看人家了?”
。。。。。。
衆人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婚姻大事上。
一提到婚事,本已有些昏昏欲睡的阎怀瑾顿时清醒过来,这不是到她表现的时候了麽!
她当即轻蔑一笑,大放厥词:“京城的小郎君们就是再好我也不嫁!”
此话一出,衆人皆惊。
“你为何不嫁?”
“难不成瑾娘你已有了意中人,且这意中人并非京城人士?”
。。。。。。
衆人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眼见差不多了,阎怀瑾站起身环视四周,等周围人将目光集中在她身上,她才扬起下巴坚定道:
“嫁人有什麽用,要嫁也是别人嫁我!”
“阿耶阿娘只我一个女儿,我要找个赘婿上门,将来生了孩子随我阎家的姓,好将我们阎氏的血脉传承下去!”
阎怀瑾敢在公开场合放话,自然也是经过考量的。
现在是大唐时期,民风开放,太宗又为人宽厚,想必不会因为她这番小小言论就怪罪于她,要是投生到了清朝,她才真要慎重考虑一下。
衆人闻言,又是一惊。
阎怀瑾这番论调着实大胆,倒是让席间的小娘子们不知道该说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