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小门在身后被闩死,出沉闷的声响,将阿箩彻底困在了这名为“静思苑”的冷宫荒园之中。
老嬷嬷惊恐的“显灵”二字和讳莫如深的态度,像一根刺扎在阿箩心里。她握着那个冰冷的馒头,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庭院深处那间紧闭的厢房。
里面住的,究竟是谁?为什么会因为看到自己而吓得失态?
寒风卷着雪沫吹过枯枝,出呜咽般的声响,更衬得这院子死寂荒凉。那昨夜凄切的哭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阿箩打了个寒颤,强迫自己移开视线。现在不是探究的时候。她必须尽快找到一个更隐蔽的藏身之所,并且弄清楚这里的布局和老嬷嬷出现的规律。
她小心翼翼地在庭院里移动,尽量利用假山、枯树和廊柱的阴影隐藏自己。这静思苑似乎比从外面看起来更大一些,除了正中的主厢房,两侧还有几间耳房,大多门窗破损,里面黑洞洞的,积满了灰尘。
她选中了西侧最角落的一间耳房。这间屋子窗户相对完整,位置也最偏僻。她轻轻推开门,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只有一些破烂的家具残骸和厚厚的积灰,但至少能挡风遮雪。
阿箩稍微松了口气,将门虚掩上,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下来。疲惫和寒冷如同潮水般涌来,她啃着那冰冷梆硬的馒头,味同嚼蜡,却还是强迫自己一点点咽下去。
食物下肚,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也让她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
荆辞……他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是生是死?如果他还活着,会被关在哪里?如果他已经……阿箩不敢再想下去,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痛得无法呼吸。
还有那条暗道,那个藏着神秘箱子的冰窖……那些人到底在做什么?他们现自己和荆辞了吗?
一个个疑问和担忧在她脑中盘旋,让她坐立难安。
时间在焦虑和等待中缓慢流逝。天色渐渐暗淡,又一天即将过去。
果然,快到傍晚时分,那小门再次传来了开锁的声响。
阿箩立刻警惕地透过窗缝向外望去。
还是那个老嬷嬷,依旧拎着一个食盒,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她先是走到主厢房门口,放下食盒,依旧用那麻木平板的声音说了句“吃饭了”,然后便转身,似乎打算像昨天一样立刻离开。
阿箩的心提了起来。她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她必须从老嬷嬷这里获取更多的信息!
就在老嬷嬷快要走到小门时,阿箩再次从藏身的耳房里闪了出来,压低声音喊道:“嬷嬷!”
老嬷嬷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看到又是阿箩,脸上顿时露出不耐烦和恐惧交织的神情:“你怎么还在这里?!不是让你走了吗?!”
“嬷嬷,小门从外面闩上了,我出不去……”阿箩做出可怜无助的样子,“求求您,告诉我该怎么出去?或者……能不能给我件旧衣服?我快冻死了……”她抱着胳膊,身体微微抖,这倒不全是假装。
老嬷嬷看着她单薄的衣衫和冻得青紫的嘴唇,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怜悯,但更多的还是警惕和惧怕。她烦躁地摆摆手:“闩上了我也没办法!我就是个送饭的!管不了门闩!衣服更没有!你赶紧自己想法子!”
她说完又要走。
“嬷嬷!”阿箩急忙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哭腔,“那您告诉我,这里面住的……到底是谁?为什么您昨天看到我那么害怕?我……我长得像谁吗?”
这个问题似乎戳中了老嬷嬷的痛处或禁忌,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连连后退,像是怕沾染上什么瘟疫似的,厉声道:“闭嘴!不许问!你想死别拉着我!”
她的反应如此激烈,更让阿箩确信这其中必有蹊跷。
就在这时,主厢房那扇一直紧闭的门,突然“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推开了一条缝隙!
一只苍白枯瘦、几乎皮包骨头的手,从门缝里伸了出来,准确地抓住了门口的那个食盒,然后飞快地缩了回去。
整个过程极其迅,悄无声息,仿佛幽灵一般。
老嬷嬷和阿箩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惊得愣住了。
老嬷嬷是习以为常的麻木中带着一丝恐惧,而阿箩则是纯粹的好奇和震惊——那房间里果然有人!而且动作如此诡异!
门缝并未完全关上,里面一片漆黑,寂静无声,仿佛刚才那一幕只是幻觉。
老嬷嬷似乎更害怕了,狠狠瞪了阿箩一眼,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一句“快滚!”,然后像是逃难一样,头也不回地快步走出小门,再次从外面将门闩上!
院子里又只剩下阿箩一人,和那扇透着诡异气息的主厢房门缝。
阿箩的心跳加。强烈的好奇心和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她不由自主地朝着那扇门慢慢靠近。
她想看看,那里面住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让自己产生“显灵”的错觉?
她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靠近。脚下积雪出轻微的咯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