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凌薇视角-接回警署部分)
回到警署,气氛比离开时更显凝滞。
我走向陈国荣的办公室,准备向陈国荣汇报下午的情况。
经过重案组办公区时,几个原本在闲聊的男同事瞬间噤声,目光或直白或隐晦地落在我身上。
我早已习惯这种注视,并不在意,只是径直走向陈国荣的办公室。
门没关严,我听到里面传来压抑的、带着怒意的声音。
“……关sir,我只需要多一点点时间!
我肯定佢就喺度!(我肯定他就在那里!)”
是陈国荣。
他在打电话,对象似乎是他的上司。
我停在门口,没有立刻进去。
这不是探听隐私,而是评估搭档状态的必要环节。
显然他正承受着巨大的内部压力和个人危机。
(os:关sir……关耀国?
那位总警司?
压力已经直接压到他头上了吗?)
里面沉默了片刻,只剩下陈国荣粗重的呼吸声。
然后,他几乎是低吼着,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绝望,像困兽的哀鸣:
“……我唔理有几大压力!(我不管压力有多大!)
我净系知我嘅人喺佢手上!(我只知道我的人在他手上!)”
我的心猛地一沉。
(os:掳走……不是普通案件。
是那个白板上的男人?
陈国荣的私人关系?)
我没有再听下去,适时地加重了脚步声,然后敲了敲门。
“请进。”
他的声音瞬间恢复了平静,裹上了一层公事公办的硬壳。
我推门进去,他正背对着我站在窗边,背影僵硬,仿佛一尊绷紧的石像,一触即碎。
“陈督察,”
我语气平稳,如同刚从一个寻常的现场归来,
“下午排查有现。
目标区域有私人安防痕迹,
且人员警惕性很高。
我们被现了,已及时撤离。”
我言简意赅地汇报了监控、摩托车以及望风人员的情况,没有添加任何主观臆测,只陈述事实。
最后补充了我的判断:
“我认为王海得到了出其本身能力的专业庇护。
建议暂时外围监控,避免再次打草惊蛇,
同时深挖其庇护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