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下午还要下地秧苗,秦巧梅中午就炒的菜,这样快些,中午两个人还是歇一下。
其实现在的人家很少吃炒菜,也不是说不吃,但还是喜欢吃大锅菜。
一方面是冬天的菜品太少了,没有南方的那些莴笋、空心菜一些新鲜的蔬菜,可以炒来吃。
还有一方面就是北方喜欢吃蘸酱菜,不喜欢用来炒。
这只能归结于南北方差异了,毕竟现在信息不流通,南北差异太明显了。
秦巧梅炒了个土豆片和香辣手撕鸡。
这个鸡是秦巧梅早就卤好的,为了方便做菜,炒的时候直接撕就可以了。
陆旷在家一般都会帮着秦巧梅烧火。
两口子的饭好做,两个主菜加个小咸菜就够了。
陆旷看秦巧梅要往饭盒里给他装饭,制止道,“不用给我装了,我今儿在家吃。”
秦巧梅手上动作一顿,“怎么了?”
“今儿不去师傅家,我跟师傅请假了,在家刨几根木头,到时候试试看看可不可以给你打个桌子。”
这还是陆旷拜师这么长时间,第一次请假呢。
她家没梳妆桌,只有墙上的镜子,在烟囱边上。
秦巧梅每次照镜子都要挤在那个小角落里,雪花膏等一些小东西都没地方放,只能放在小盒子里。
她没想到陆旷这么有心,但更惊讶于陆旷学习的度,“你已经能打柜子了?”
陆旷摇摇头,“不能,哪能那么快,我现在还只能刨木头。”
“那也很厉害了。”自己家的院子里就有陆旷用来练手的木头,刨木头也不是一根木头刨到底,而是有各种形状,不组合起来根本看不出来陆旷手上的东西要放在哪。
“先把基本功打扎实,我不着急。”秦巧梅这样说。
基本功重中之重,木匠最重要的除了手上的功夫还得要脑子。
他的空间逻辑思维决定了他能不能过他师傅进行创新。
只是让秦巧梅没想到,等下午做完工回来,陆旷吃过饭就开始捣鼓那一堆木头,到晚上的时候已经初见雏形了。
是一个四条腿的桌子,最上面有三个小抽屉,秦巧梅去看的时候,陆旷正在刨木头,做抽屉里面的屉子。
细了看,桌角被陆旷打磨出一个弧度,正面还带着弧形,不会让人剐蹭到,很贴心的一个小细节。
秦巧梅觉得上了油漆已经很完美了。
但陆旷却紧皱着眉,看那那不满意的样子。
秦巧梅看男人看了半天,竟然想要拆!
陆旷真的就拆了,看着那些零件有些烦躁的抓了抓头。
秦巧梅没说什么,转身回屋里给男人倒了杯水,“先歇歇吧。”
陆旷接过水,半响才跟秦巧梅说,也有点像自言自语,“我总觉得差点什么。”
但他又说不上差点什么,明明就是按照师母那个梳妆台打的。
只是他估计不知道,张大爷身为木匠,最会糊弄他老伴,那桌子是随便打的,家里的家具都是边角料,东凑凑西凑凑拼出来的。
其实陆旷做的是现在最常见的一个小桌子,三个小抽屉,四条腿,上面放上镜子,就是一个梳妆台。
这在新世纪被改良之后,就是现代人追捧简约风呢。
别的不说,她之前租的房子就是这种最简单的桌子,没办法,便宜啊。
但很明显陆旷要的不是这样的。
那简约风不想要,那是想要复杂庄重的?
创造的世界是有一道坎的,迈过去就能通往新世界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