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荷从商业局出来,手里攥着那份盖了章的批文。
试点批下来了。
她心里松了口气,但又没完全放松。
李副局长答应得痛快,可那句“开业当天我要亲自来检查”,也把话说得很明白——出了事,他不会护着。
姜晓荷回到菜馆,陆铮正在院子里跟刘厨商量菜单。
“回来了?”陆铮看见她,眼神里带着询问。
“嗯。”姜晓荷把批文递过去,“批下来了。”
陆铮接过来看了看,眉头松了些。“李副局长怎么说?”
“他说开业那天要来检查。”姜晓荷说,“要是有问题,试点立刻取消。”
陆铮点头。“这也算是给我们撑腰了。”
“是撑腰,也是压力。”姜晓荷说,“咱们开业那天,不能出任何岔子。”
刘厨在旁边听着,插了句嘴。“少奶奶,菜单的事儿,您看看?”
姜晓荷接过菜单。
上面列了二十几道菜,有硬菜,也有家常菜。
“这个红烧肉,能不能再便宜点?”姜晓荷指着菜单,“现在定价八毛一份,我觉得太贵了。”
刘厨为难地说:“少奶奶,猪肉现在一斤七毛五,这价格已经很低了。”
“那就六毛。”姜晓荷说,“咱们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得起。”
刘厨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行,听您的。”
姜晓荷又看了看其他菜。
“这个葱爆羊肉,也降一降。还有这个干煸豆角,三毛一份太贵了,两毛五。”
刘厨在旁边记着,心里直打鼓。
这价格,能赚钱吗?
可他看姜晓荷的样子,又不像是胡来。
“少奶奶,您这样定价,咱们能回本吗?”
“能。”姜晓荷说,“我算过了,只要每天的客流量达到一百人次,咱们就能回本。”
刘厨松了口气。
忠叔从外面跑进来。“三少爷,少奶奶,赵家那边又来人了。”
姜晓荷和陆铮对视一眼。
“谁来了?”
“还是那个赵四。”忠叔说,“这次他带了个人,说是要见您二位。”
姜晓荷站起来。“让他们进来。”
陆铮拉住她。“小心点。”
“放心。”
赵四走进院子,身后跟着个穿长衫的中年男人。
男人五十来岁,戴着副金丝眼镜,手里拎着个皮包。
看着就不是普通人。
“姜老板,秦老板。”赵四笑着打招呼,“给您二位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赵家的管家,赵叔。”
赵叔冲姜晓荷和陆铮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