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那打算在杂货铺售卖的手衣,没几日便有了第一批成品。
这十双手衣,原是李盼芙从赵攸那里听说了虎子的打算后,寻了家里的碎布头,依着最简单的样式,缝制起来。
这手衣样式本就简单,只求针脚细密匀称,无需繁复花样,大半日便缝好了十双。
她将这一叠手衣送到了赵家,交由月盈代为转交给虎子。
虎子拿到这些手衣时,又是感动,又是过意不去--
让未过门的妻子为他这般操劳,实在让他有些难为情。
不过东西既已做好,他也未扭捏,将十双手衣里外都均匀地刷上油,晾在通风的廊下。
待桐油干透,手衣变得挺括,触手坚韧防水,虎子便送到了李家的杂货铺。
李大爷自是热心,逢有相熟的客人上门,便会拿起一双手衣热情推荐:“瞧瞧这新巧物件!刷了桐油不怕水浸!干活时戴着,护手又不会冻着。”
可多数客人拿起这新奇玩意,翻看几下,脸上多是犹疑。
有人直接摇头:“干活习惯了,戴这个反倒碍手碍脚。”
也有人将信将疑:“戴这个真能防水?”
李大爷解释:“平日戴着或许不惯,可到了寒冬腊月,井水冻得刺骨,便知它的好处了。防水是肯定的,您想,那雨伞不也是用布刷了桐油做的嘛!”
尽管他说得口干舌燥,那十双手衣在最显眼处摆了好几日,问津者却依旧寥寥,竟连一双也未能售出。
虎子得知情况,丝毫不气馁,反而宽慰起李大爷。
“如今天还不算冷,用不上。等到了井水冻手的时节,大家自然就知道它的好处了。”
一转眼便到了八月初八,虎子和李盼芙定亲的日子。
赵惊弦特意向署衙告了一日假,小鲤也向族学告了假。
天光放亮,赵家便都已起身。
一家人都换上了颜色鲜亮的衣裳,人人脸上都带着喜气。
两个孩子更是打扮得喜庆。
小鲤穿着一身簇新的石榴红绫裙,一头乌梳成双丫髻,各簪了一对小巧的珍珠梳,灵动可爱。
团团则是一身宝蓝色绸缎小褂,同色的头巾包裹着圆圆的脑袋,分外精神。
赵母看着眼前这一对宝贝孙儿,真真是年画里走出的金童玉女,喜得眉开眼笑,搂在怀里心肝肉儿地夸个不停:“哎呦,瞧瞧我们小鲤,这一打扮,一看就是有福气的!还有我们团团,这精神劲儿,俊得不得了!”
虎子前一日便将绑了红布的聘礼一件件搬上马车。虽李家离得近,但考虑到米面沉重、酒水易洒,还是装在马车上最为稳妥。
赵惊弦也将亲手写就的婚书与庚帖交予赵母收好。
估摸着差不多到时辰了,赵母领着众人出了门。
虎子牵着载了聘礼的马车紧随其后。
除了月盈、秋禾与阿蔓留在家中,一家人皆步行前往。
一行人衣着鲜亮,笑语晏晏,巷子邻里见了纷纷道贺,更添了几分喜庆。
很快便到了李家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