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日午后,南承瑜的到来让叶清涵很是高兴。
“母亲。”南承瑜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疏离。
叶清涵看着长子,眼中情绪复杂。
半年不见,承瑜似乎清瘦了些,但眉眼间的沉稳却更胜往昔。
“瑜儿来了。”她示意儿子坐下,“听说你差事办得顺利,陛下还嘉奖了你。”
南承瑜淡淡道。
“托母亲的福,一切顺利。”
母子二人一时无言。
自从叶清涵被贬,南承瑜这是第一次前来探望时,母亲能心平气和的坐着跟他交谈。
“你弟弟随陛下南巡去了。”叶清涵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骄傲,“陛下近来想是很看重于他。”
南承瑜点头。
“允堂聪明伶俐,得父皇喜爱是自然的。”
叶清涵仔细观察着长子的表情,见他面色平静,并无嫉妒之色,心中稍安,却又有些失望。
“你们兄弟二人如今都得了陛下重用,这是好事。”她缓缓道,“须知在这深宫之中,母子连心,兄弟同心,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南承瑜抬眼看向母亲。
“母亲的意思是?”
叶清倾身向前,压低声音。
“瑜儿,你与允堂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允堂得宠,你在外办差,若能相互扶持,他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南承瑜沉默片刻。
“母亲,儿臣与允堂自是兄弟情深。只是朝堂之事,还当谨守本分为好。”
叶清涵的脸色微微一沉。
“谨守本分?什么才是本分?你才是允堂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太子之位就注定是南承瑾的?别忘了,你也是陛下的儿子,而且……!”
“母亲!”南承瑜声音严厉了些,“此话不可妄言。”
叶清涵自知失言,缓和了语气。
“母亲只是为你们兄弟着想。你看蒋家势大,太子一旦登基,岂能容得下你们?还有你外公一家,至今还在偏远苦寒之地”
提到外祖父家,南承瑜的眼神波动了一下。
叶清涵捕捉到这一变化,继续说下去。
“若是你们兄弟能有出息,将来在陛下面前为你外公家说句话,或许还能重返京城”
南承瑜垂下眼帘,久久不语。
叶清涵知道不能逼得太紧,转而问道。
“你此次出京办差,可还顺利?”
“水犁车在平州一带试验效果良好,百姓颇为欢迎。”南承瑜回答,“儿臣已命人加紧制作,争取在春耕前推广到更多州县。”
“很好。”叶清涵点头,“这是你的政绩,要好生把握。陛下最重实务,你办好了这差事,他自然会看在眼里。”
她又状似无意地问。
“一路上可遇到什么特别的人或事?”
南承瑜犹豫了一下。“回程时在泾州遇见了蒋家的人。”
叶清涵立刻警觉。
“蒋家的人?他们在泾州做什么?”
“似是巡查蒋家在那边的田庄。”南承瑜道,“带队的是蒋文柏的次子蒋成。”
叶清涵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