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他揉了揉眉心,给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严谨可靠的医生同学了条信息:【张师兄,方便的话,麻烦本周内抽空去t大看看王小河,就说顺路带点沪市特产。观察一下气色和精神状态即可,无需言明。多谢。】
……
晚上九点二十,城市设计原理课在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
王小河合上厚厚的专着,收拾好散落在桌上的图纸和笔记。
随着人流,她慢慢地、稳稳地走出灯火通明的系楼。
深秋的夜风迎面拂来,带着北方特有的干爽和凉意,吹散了教室里略显闷热的空气,也让她因高度集中而有些胀的头脑为之一清。
她下意识地拢了拢身上的针织开衫,一只手隔着柔软的衣料,极其自然地、保护性地覆在小腹微微隆起的弧度上。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她掏出来看,是孟燕臣的信息:【下课了?慢慢走,别急。到了宿舍再联系。】
时间显示::o。
他总是算得那么准。
“嗯。”她低低应了一声,像是回应空气,指尖在屏幕上轻点了一下,算作已读的确认。
然后收起手机,继续以不疾不徐的步调,融入校园夜晚稀疏的人流中。
路灯将她专注前行的影子拉得很长。
九点二十八分,王小河推开了宿舍的门。
室友林薇正戴着耳机看美剧,见她回来,挥了挥手算是打招呼。
小河简单洗漱后,换上舒适的居家服,坐到自己的书桌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桌上依然堆满了书和模型材料,但被她整理得井井有条。
她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冷光照亮她平静的脸庞。
右下角的时间数字跳到::o秒时,屏幕上准时弹出了孟燕臣来的视频通话请求。
接通。
孟燕臣清俊而略显疲惫的脸庞瞬间占据了屏幕。
背景是他沪市家中书房熟悉的深色书架。
他应该刚到家不久,脱掉了挺括的西装外套,只穿着一件质地精良、熨帖无比的白衬衫,领口严谨地系着,只有最上面那颗纽扣松开了,透出一丝难得的居家松弛感。
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带着高强度工作后难以掩饰的倦意,但那份专注却丝毫未减,如同探照灯般,第一时间精准地落在屏幕这边的王小河脸上,细致地逡巡着每一寸细节。
“燕臣哥。”小河打了个招呼,声音带着长时间专注听课后的轻微沙哑,像被砂纸磨过。
“嗯。”孟燕臣低沉地应了一声,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的时间过了三秒,“脸色有点白,比下午照片里看着差。晚上课强度太大?有没有头晕、恶心或者其他不舒服?”
他的问题如同手术刀,直切核心,是刻在骨子里的医生本能,完全跳过了寒暄。
“还好。强度可以接受。”小河实话实说,微微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和脖颈,“就是坐久了腰有点酸。后半段课题分组讨论,争辩比较激烈。”
“腰酸是孕中期的常见现象,但需要重视。”孟燕臣的语气立刻切换到专业指导频道,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务必注意坐姿,腰部要有支撑。每节课间,必须起来活动十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不要连续久坐过四十分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她放在桌边的保温杯,“营养剂按时按量吃了?温水摄入量够吗?”
他记得她偶尔会因沉迷看书而忘记喝水。
“用了,吃了。按你给的剂量表。”小河一一回答,顺手拿起桌边的保温杯,拧开盖子,袅袅的热气升腾起来。她对着镜头示意了一下,喝了一大口,“水也一直喝热的。现在。”
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好。”孟燕臣点了点头,对这个回答表示满意。
例行公事的线上“查房”正式开始。
“这周整体感觉如何?胃口有没有变化?睡眠质量怎么样?上次提到的胎动,频率和感觉有变化吗?”
问题清晰、全面,如同标准的病历询问模板。
她条理清晰地汇报:“胃口一直不错,没有特别偏好或厌恶,林薇总说我吃得多,像在储备过冬。”
她难得地借用了一个室友的比喻。
“睡眠质量还行。胎动……”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捕捉那种微妙的感觉,“嗯,感觉有点像腹腔深处有小鱼在间歇性地吐泡泡,或者轻微的肠蠕动感,但位置固定在下腹中央偏左。目前不规律,频率大约在每天-次。”
屏幕那头,孟燕臣镜片后的眸光,在她描述胎动时,不易察觉地柔和了些许,那是一种听到生命顽强迹象的、属于医生和准父亲双重身份的欣慰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