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提出,也许未来可以考虑在基础配方中加入一些经文献证实安全的、有益皮肤的微生物酵产物或益生元成分。
当然,这对于现在的她们来说,还只是一个遥远的、充满吸引力的设想。
陈欣也没闲着,她利用自己“购物达人”的属性,负责搜寻那些可能被她们忽略的、稀奇古怪但据说有护肤功效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比如积雪草、金盏花等)。
并负责采购各种规格的小烧杯、玻璃棒、电子秤(精确到o。1g的那种)、ph试纸等实验用具,宿舍的一角,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护肤研工作台”。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她们经历过加热温度失控导致油水飞溅的“事故”。
也做出过质地像浆糊、气味怪异,尝试添加天然植物纯露失败的“失败品”。
还有一次因为比例计算错误,做出来的膏体根本无法乳化,直接分成了油层和水层……但每一次失败,都让她们对原理的理解加深一层。
她们学会了更精确地控制条件,更严谨地计算配比,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一款看似简单的护肤品背后,所蕴含的科学与技术的复杂性。
一个月后,她们拿出了第三版护手霜,这一版,她们采用了一种相对容易购买到的、更为温和的植物乳化剂。
优化了油相和水相的比例,加入了复配的保湿剂,并且极其微量地添加了一点食品级的维生素e和葡萄籽油作为抗氧化剂。
没有添加香精,依靠原料本身带有的极淡的植物油脂气味。
这次的成品,质地细腻柔滑,延展性好,吸收后清爽不黏腻。
保湿效果经过陈欣和几位“志愿者”的测试,反馈相当不错,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放置观察一周,也没有出现水油分离的现象。
“我们……好像真的做出来了?”孙薇看着那罐质地优秀的护手霜,有些难以置信。
“至少,作为一款自用的、基础保湿的护手霜,它完全合格了。”苏晓的语气带着成就感。
赵琳小心地测了一下ph值,落在温和的范围内,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欣更是激动,拿着罐子爱不释手:“这是我见过最棒的护手霜!比很多大牌都好用!关键是,这是我们自己做的!”
成功的喜悦弥漫在宿舍里。但兴奋过后,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在苏晓心中萌芽了。
“我们在想……”苏晓看着她的伙伴们,眼神明亮,“我们能不能……不止步于护手霜?也不止步于自己用?”
孙薇、赵琳和陈欣都看向她。
“我们研究了这么多成分,做了这么多尝试,积累了这么多经验和数据……
有没有可能,我们试着做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面向特定肤质的、更复杂一点的护肤品?
比如,针对欣欣之前那种敏感状况的舒缓精华?或者一款清洁力适中、温和的洁面产品?”
宿舍里安静了几秒钟。
孙薇率先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干!为什么不行?!我们现在有经验了,也知道去哪里找资料、问谁了!”
赵琳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也闪着光:“可以从更简单的配方开始尝试,比如先攻克洁面产品,体系相对简单一些。”
陈欣更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我出钱!我当小白鼠!需要什么原料,我去想办法淘!”
至此,4o3宿舍化妆品研究与开项目,正式启动。
第14o章一些小事
“我们既然成立了这个研究小组,那这个研究经费也得有吧?”陈欣兴致勃勃的说道。
“嗯,欣欣说的对,后续我们买材料什么的,都需要钱,而且前面我们买的那些,费用都是大家想到就顺手买了,很不规范。”
“嗯,那就这样,我们先统计前期花费多少,然后再决定投入多少资金作为项目经费。”苏晓提议道。
“可以,我来统计,这些瓶瓶罐罐都是我买的,你们只需要把你们购买的产品qq我。”
“我不是研究人员,我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小组的后勤,负责采买记账这些。”陈欣立刻响应道。
“好,就按照欣欣说的办。”苏晓三人也表示赞同。
“你们就放心研究吧,剩下的琐事就放心交给我。”陈欣拍着胸脯保证。
四个女孩笑着一起加油打气后,开始了她们的研究。
就在几人每天教室、图书馆、寝室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
“从今天起,我们要记录下‘4o3实验室’的点点滴滴!”苏晓宣布。
“一方面是留着我们以后可以回顾,另一方面我打算把录像剪辑之后到微博。”
“到微博?”几人看着苏晓满头问号。
“对,微博,我研究过了,等我们微博有了粉丝,后期我们就能有经费支持了。”
“会有人看吗?”赵琳不是很有自信。
“管他呢,就微博,有人看最好,没人看这就是我们4o3实验室的来时路。”孙薇边说边使劲拍了一下大腿。
“啊…啊…痛…痛…痛…”陈欣捂着自己的大腿,“薇薇下次能拍自己的腿不?”
“不好意思,一激动拍错了,嘻嘻…”说着就要来帮陈欣揉腿。